|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乌"蛛网"行动打开未来作战"潘多拉盒子"?专家解读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俄罗斯国防部6月1日通报称,乌克兰当局使用FPV无人机对摩尔曼斯克州、伊尔库茨克州、伊万诺沃州、梁赞州和阿穆尔州的机场发动了恐怖袭击。其中位于伊万诺沃州、梁赞州和阿穆尔州的军用机场抵御了所有袭击。在摩尔曼斯克州和伊尔库茨克州,由于FPV无人机从邻近机场地带发射,导致多个航空装备起火。火灾已被扑灭,袭击没有造成俄军人和平民伤亡。若干名参与袭击者被逮捕。


俄罗斯“与假新闻作战”网站1日夜间发布文章称,通过分析乌克兰方面发布的视频可以确认,泽连斯基所谓“已摧毁34%俄罗斯远程轰炸机”的说法“纯属谎言”。俄方的分析认为,乌克兰方面实际上摧毁了2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及1架安-12运输机。另有5架图-95MS和2架图-22M3受损,但受损战机在维修后可恢复作战能力,“乌克兰方面宣称的战果并不符合实际”。西方开源情报机构根据最新卫星照片判断,俄军受损严重或被摧毁的战机包括5架图-95MS和2架图-22M3轰炸机。

公开信息显示,俄乌冲突中,图-95MS和图-22M3均表现活跃,它们通常是作为巡航导弹的空中发射平台,从俄境内对乌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被乌方视为“眼中钉”。


反制无人机攻击是个难题


军事专家张学峰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乌克兰这次无人机空袭从战术上看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案例。这次无人机攻击备受关注的原因除了乌方公布的“战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体现了未来战争中的几个突出特征。首先是利用无人机发动特种突袭,凸显了未来战争的前后方进一步模糊化。俄战略轰炸机基地通常位于俄罗斯境内纵深区域,属于传统上的“后方”。但借助卫星侦察情报的准确定位和以“星链”为代表的远程通信手段,使得偷运到俄纵深地带的FPV无人机能够对俄后方战略目标实施袭击。

“动力”网站“战区”频道警告称,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相对低端的无人机对高价值目标的攻击威胁与日俱增,执行此类攻击的技术门槛要求也在快速下降。同时,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其他国家,针对这些无人机袭击的防御手段仍然有限。张学峰称,外界甚至担心,乌方这次无人机攻击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未来可能会被恐怖组织借鉴。从各国现有的防御手段看,想要在所有重要目标附近都部署针对无人机的拦截装置,难度非常大。特别是新一代无人机开始采用不依赖无线电的光纤制导模式,使得电子干扰、欺骗等传统反无人机手段失效,更加大了反制无人机的难度。


其次,露天停放的俄军战略轰炸机此次遭到无人机攻击,不但暴露了俄军战备漏洞,也让美国感到焦虑。“动力”网站“战区”频道称,美国国内外的空军基地近年来多次发生不明无人机入侵事件,显示美军在反制无人机方面同样存在严重漏洞。而且五角大楼并不愿意为高价值的战机修建专用的加固机库,即便是在太平洋地区也同样如此。如今俄军战略轰炸机遭到的损失证明,这些缺乏庇护的高价值目标在无人机攻击面前是何等脆弱。

此外,“动力”网站“战区”频道警告称,乌克兰这次使用的无人机仍需要人工操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无人机获得人工智能的加持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它们可以在没有任何无线电控制的情况下飞得更远,自主识别目标并发动进攻。”张学峰表示,得到人工智能助力的无人机,可能会对未来战争产生更深远影响。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