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以色列: 冷落以色列 特朗普的千億大單與中東新戰略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用經貿換取安全”,能換來真心嗎?5月中旬,特朗普(专题)再次選擇將中東作為他首次出訪的目的地。四天三國的行程,特朗普和他帶領的龐大經貿代表團迎來的不僅是政要禮遇,更是前所未見的豪華排場。在沙特利雅得機場,王儲薩勒曼親自前往舷梯口迎接,戰馬編隊護送車隊穿越古城街區。在阿亞瑪宮,特朗普與數十位沙特高官、企業家並肩而坐,享用一桌足以媲美國王加冕禮的國宴。卡塔爾則幹脆以一架全新定制的波音747豪華噴氣式客機“空軍一號”版本相贈。作為“老朋友重聚”的禮物,這是一次航空外交的突破。而在阿聯酋,阿布扎比酋長不僅安排特朗普在盧浮宮分館私人夜游,還專程調集皇家獵鷹團隊為其舉辦超高規格歡迎儀式。此外,特朗普還被授予該國最高平民榮譽勳章“扎耶德勳章”。


與特朗普2017年首次出訪中東時相比,中東三國這次的接待規格更高,排場更大。這與拜登2022年訪問沙特時僅由一位省長接機的“低調接待”更是形成了鮮明反差。顯然,這幾個中東國家更把特朗普看作老熟人。




當地時間5月16日,特朗普在阿布扎比出席商務論壇。圖/視覺中國

優先談生意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以後的首次出訪,在中東所到之處幾乎都是忙著談生意、簽訂單。與他第一任期出訪中東時同時拜訪以色列(专题)不同,這一次特朗普的行程清一色鎖定海灣富國,並隨行帶去了豪華的美國商界代表團,陣容堪比“貿易使團”。在利雅得投資峰會上,特朗普公開推銷“美國制造”和投資合作,場面更像一場大型經貿博覽會。

幾天之內,美國便與海灣三國達成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商業協議,包括天文數字的軍火采購、大型客機訂單、能源與高科技合作項目等。據報道,沙特方面對美投資和采購的承諾總額高達上萬億美元,其中既有上千億美元的美制武器裝備訂單,也涵蓋在高科技、能源、航天、體育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卡塔爾斥巨資訂購了約210架波音客機,價值近千億美元,還豪贈一架價值4億美元的波音飛機作為“禮物”送給特朗普本人。阿聯酋則與特朗普敲定了約2000億美元的合作大單。雖然這些數字可能包含一定水分,但在當前高調的外交宣傳中,特朗普確實收獲了數額空前的投資與采購意向,盡顯其“交易”的招牌風格。

在特朗普看來,中東富油國家財力雄厚,是填補美國經濟窟窿的重要金主。美國債務總額已突破數十萬億美元,特朗普希望海灣盟友多購買美國國債紓困財政,並擴大對美直接投資助力“再工業化”。同時,通過軍售和大宗商品出口,特朗普試圖把中東市場牢牢抓在手裡。相比前任拜登政府動輒以價值觀和人權施壓,在整個中東特別是各大海灣國家中惹得“人人厭惡”,特朗普更關心眼前的經濟利益,以至於有人將此次出訪形容為特朗普用做生意來鞏固盟友關系。這種交易型外交,與傳統上美國在中東價值觀和安全優先的姿態形成了鮮明反差。





當地時間5月16日,特朗普在阿布扎比出席商務論壇。圖/視覺中國

“掉頭轉向”

特朗普此次再訪中東,釋放的另一個重大信號是政策的劇烈轉向。為了籠絡海灣伙伴,特朗普政府不惜越過自身政策紅線“大開綠燈”,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在高科技出口上的突破性舉措。

今年年初,拜登政府臨卸任前曾倉促推出《人工智能出口管制框架》,將包括沙特、阿聯酋在內的約120個國家列入限制名單,嚴格管控向這些中東國家出口美國先進AI芯片。但在特朗普再度上台後,這一限制政策被束之高閣。就在相關限制措施生效前夕,新政府火速撤銷了禁令,並趁著特朗普訪問中東的機會與沙特、阿聯酋展開談判,計劃大幅放寬對海灣國家的尖端芯片出口。

美國媒體透露,特朗普團隊准備授權向中東合作伙伴出售數十萬枚高性能AI芯片,將這裡建設成僅次於美國本土的第二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特朗普這次出訪中東,英偉達總裁黃仁勳隨行,正是這個用意,而相關協議已經基本在此次訪問期間敲定。這意味著美國長期奉行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出現了一次罕見的松動與讓步。華盛頓的外交圈將此舉稱為美國中東政策的“一次突變”,因為美國之前從未如此大規模地向中東國家開放敏感尖端技術。

特朗普這種為了地緣博弈而放松技術管制的“激進”做法,在美國國內已經引發不小的爭議。一些強硬派擔心,此舉等同於用美國的技術優勢做籌碼換取中東國家的配合,存在飲鴆止渴的風險。

除了高科技領域的讓步,特朗普在中東政策上的轉變還體現在外交理念上。他一反美國歷屆政府動輒插手中東內政的幹預主義傳統,轉而強調“不幹涉、只做生意”。在利雅得的公開講話中,特朗普痛批了過去發動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美國新保守派幹預政策,稱中東的繁榮並非西方幹預帶來,而是該地區國家自己努力的結果。這番表態既是在向東道主示好,強調尊重其發展模式,也是在為美國減少幹預、多做生意找理論依據。總體而言,從過去高高在上的“規訓者”變為如今滿世界拉訂單的“推銷員”,輸出商品與技術,特朗普的中東政策確實出現了巨大且耐人尋味的轉變。


冷落以色列

此次特朗普中東之行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反常之舉:有意冷落傳統盟友以色列美國總統訪問中東卻不去以色列可謂少見,而特朗普這次刻意將以色列排除在行程之外,耐人尋味。要知道,他第一任期的首次出訪中東不僅去了利雅得,也去了特拉維夫,展示對以色列的高度重視。

這回特朗普行程聚焦在阿拉伯國家,恰逢美以關系出現嫌隙之時。新一輪加沙沖突爆發一年多以來,美國以色列在一些問題上明顯步調不一。一方面,特朗普希望推動加沙停火、斡旋人質交換,甚至暗示美國正與伊朗就核問題展開談判;另一方面,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不僅拒絕停火,反而計劃擴大對加沙的軍事行動。特朗普沒有踏足以色列,正體現出美以之間在巴以沖突和伊核等問題上的意見分歧,以及他對內塔尼亞胡政府強硬政策的不滿。

除了行程安排上的回避,在特朗普政府近期制定中東政策的過程中,以色列的角色也面臨邊緣化。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和伊朗重啟對話、支持也門胡塞武裝停火協議、與哈馬斯間接談判釋放人質等,這些動作在以色列眼中無疑都是美國刻意繞過自己擅自行動。尤其引人注意的是,特朗普此番並未大力游說沙特與以色列建交。要知道,促成更多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關系正常化,曾是他上屆任期的外交亮點。這也是沙特一直在談判的議題。然而,由於加沙戰火未熄,阿拉伯世界民意洶湧,此時高調推動沙特倒向以色列只會適得其反。特朗普選擇暫緩這一目標,優先鞏固與沙特等國的直接關系,顯示出在策略上的現實與務實。

這種對以色列的冷遇在美國國內引發了親以色列陣營的不安。有分析稱,特朗普此舉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強大的親以游說團體來說是一聲嚴重警告。特朗普不但在言辭上公開與以色列政策保持距離,甚至在行動上將以色列排除在關鍵外交進程之外,打破了長期以來美國中東政策以以色列為中心的慣例。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在海灣觥籌交錯、贊歎當地的經濟成就之時,以色列對加沙的猛烈轟炸依然在持續。在特朗普此次中東行程即將結束之際,美國政府還有意無意地通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放出了要將100萬加沙難民移居到利比亞以及將加沙地區建設成為自由港的構想。不過,面對加沙危機懸而未決的冷酷現狀,美國即便調整姿態,在面對中東頑疾時仍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色列的尷尬處境和加沙的血腥現實,為特朗普的新中東戰略蒙上了一層陰影。



難換真心

透過特朗普此行的種種非常規操作,可以看出美國正嘗試用“經貿換安全”的新思路來重新打造中東戰略框架:一手拿大單、給技術,另一手則要盟友配合美國的地緣戰略需求。

表面上,海灣阿拉伯國家對美國的商業攻勢和安全承諾報以積極態度。對於沙特、阿聯酋等王室來說,只要能用金錢解決的安全難題都不算難題。購買最先進的美國武器裝備、引進美國頂尖科技,一方面滿足了海灣各國自身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借機加強與美國的防務聯系,以換取更有力的安全保護傘。在伊朗核能力提升、地區動蕩頻仍的背景下,海灣各國深知自身安全仍在很大程度上仰賴美國。這也是他們願意花巨資穩住美國的根本原因。

但是,“用經貿換取安全”真的能換來中東國家對美國的真心嗎?答案恐怕沒有那麼樂觀。

首先,特朗普開出的經濟條件再誘人,各方心裡都清楚美國此舉另有圖謀。美國無非是想通過利益捆綁,把原本日趨多元外交的中東國家重新拉回美國軌道,從而在大國競爭中占據上風。沙特等國雖然歡迎美國重視自身訴求,但也深知不能把雞蛋只放在一個籃子裡。目前,中東國家的戰略選擇更趨務實,會根據自身利益在多方之間巧妙平衡。

其次,這些巨額協議和投資承諾能否真正落實,中東國家也在觀望。從歷史上看,中東承諾的金額與實際落地數額總是存在較大差異。比如2017年沙特與新當選總統的特朗普簽訂的那筆號稱3500億美元的大單,後來被證實有一多半並未兌現。這一次數以千億計的合同,是否存在誇大成分,能否如期履約,也有待觀察。另一方面,如果美國的承諾不能兌現,或者因為自身政治變動中途變卦,中東伙伴對美國的信任只會再度受挫。前腳拜登還在中東收縮戰略、冷淡沙特,後腳特朗普又上門示好想要賺對方的錢,可謂殷鑒不遠。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以經濟籌碼換取中東支持的策略,還面臨道義和輿論上的挑戰。“只談生意不談人權”的姿態可能激起美國國內和西方盟友的批評,削弱政策持續性。同時,美國一面做著軍火生意,一面對加沙的人道悲劇無所作為,也在中東遭受廣泛質疑。這些都決定了特朗普的新中東戰略之路不會平坦。靠金錢交易堆砌起來的同盟,缺乏價值觀和信任基礎,在遇到真正風浪時能穩固多少還是未知數。

特朗普重返中東舞台,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經濟外交舉措展示了“與以往不一樣”的新路數。從開放國內投資市場和拆除尖端科技產品的出口“高牆”,到有意淡化意識形態和傳統伙伴的重要性,這種變化折射出美國在全球戰略重心東移、與中國競爭加劇背景下對中東政策的重新定位。短期來看,特朗普式的交易外交為美國贏得了大筆訂單和一時的風光,也部分修補了因前任疏遠中東而受損的關系;但從長期看,中東局勢的復雜多變和各國利益的精細算計,決定了美國要想憑借經濟利誘徹底重塑地區格局絕非易事。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新戰略能否真正奏效,還有待時間檢驗。

作者:朱兆一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