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哈佛是如何得罪的特朗普 七年怨恨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正式宣布,撤销哈佛大学参与“学生与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的资格。官方给出的理由包括“未配合国家安全调查”、“纵容反美情绪”,以及“与中国准军事组织存在合作”。这一决定意味着,哈佛将无法再招收国际学生,而目前在校的6,800名外国学生则必须转学或面临失去合法身份的风险。


这是美国联邦政府有史以来对哈佛最严厉的一次行政打击,也被是特朗普与这所常春藤名校之间七年“爱恨纠葛”的高潮。从最初的政策批评、科研拨款冻结,到如今切断其全球生源,这场围绕高等教育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战争早已经超出了校政之争的范畴。

根据外媒报道,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国土安全部长诺姆明确表示这一措施不会止步于哈佛。她强调,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是一种特权,而不是权利”,并向全国高校发出警告:“这应当成为所有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警示。”(Let this serve as a warning to all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across the country)


哈佛为何成为“敌人”?民粹时代的反知识结构

当国家以“安全”的名义伸手干预学术空间,我们所面对的,早已不是政策执行的问题,而是信任体系的崩裂。哈佛不仅是美国学术界的象征,更代表着全球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一旦它被视为“国家敌人”,受损的将不仅是国际学生或研究项目,更是美国作为全球教育中心的地位与信誉。

更令人忧虑的是,特朗普政府对“思想”的管控欲望正在升级。它不再局限于对制度的质疑,而是试图对高校的价值立场和言论空间进行实质干预。当一所大学被要求交出过去五年的抗议活动视频作为换取认证的条件,教育的本质便不再是自由探索,而沦为服从的工具。


制度层面上,尽管联邦司法系统仍试图维系平衡,但在行政权力急速扩张的背景下,连哈佛这样的超级机构都难以自保,那么那些资源匮乏、立场边缘的高校又将何去何从?

特朗普的“逆精英”叙事下的七年对抗


在任何一个理性的社会中,大学都应当是敢于批判与善于自省的孕育自由思想的神圣空间,然而,在民粹主义话语中,它们却往往被重塑为“背叛人民的堡垒”。哈佛,就是这场叙事战中的“头号反派”。

2017年1月,特朗普上任仅数日,便颁布旅行禁令,限制多个穆斯林国家公民入境。哈佛当即发声,时任校长德鲁·福斯特称该令“残酷而武断”,并强调这与大学的价值根本冲突。这是双方首次公开对抗。

同年6月,特朗普着手终止奥巴马时期推出的DACA(童年抵美者暂缓遣返)计划。哈佛不但坚持继续录取DACA学生,还加入对政府的诉讼行列。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这群身份边缘但学术优秀的青年。自此,哈佛在法律与道义层面都与白宫立场直接对立。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