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电影: 专访电影《日暮·归乡》导演杨正浓:历经八年,讲述台湾老兵漂泊与寻根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倘若能够回家,我最想跪在母亲的膝下,高喊一千个、一万个‘妈妈’,把这几十年没磕的头都磕出来。”


这句沉痛的呼喊,出自首部记录台湾老兵生存现状的纪录电影《日暮·归乡》中一位年迈老兵之口,他漂泊数十年,身在异乡,心却始终朝向故乡和母亲。

“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我死了也要回大陆!”


1987年的母亲节,一群同样无法归乡的台湾老兵,身穿印着“想家”的衣服,高举“落叶犹能归根”“妈妈!我好想念您哟!”的标语走上街头,向台当局要求返乡探亲,对着镜头喊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

近四十载春秋轮转,他们诉说的是同一种情感:对亲人的思念,对归乡的深切渴望。

正是这些声音,使导演杨正浓踏上了《日暮·归乡》的创作之路,历经八年,这部电影于5月10日起在大陆上映。21日,杨正浓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希望为这群欲归不得的人留下永久的影像纪念,也向更多人讲述这段曾被掩埋的时代记忆。



导演杨正浓

缘起:想让大家知道有一群人曾被遗落在岛上


杨正浓来自湖南,2015年到台北攻读研究生时,他到养老院参加志愿服务,结识了来自大陆各地的老人们。

“这些老人乡音未改,说的都是天南地北的方言,让我倍感亲切,开始用乡音和他们聊天。因为我是学京剧的,给老人们表演了一段京剧《四郎探母》。这样即兴唱歌是很偶然的,但唱完后,我看到他们在流眼泪。接着,一个奶奶拉着我的手,跟我讲她是怎么来台湾的,听着听着,我们成了朋友。”杨正浓说。

从那之后,杨正浓有时间就会去养老院,与老人们成了忘年交。杨正浓在台湾的导师很关注这个题材,建议他可以拍一部纪录片。“老师这么说,我觉得可以去试一试,于是开启了这部电影的拍摄旅程。”杨正浓介绍道。


“他们是1949年的陆生,我是2015年的陆生。”杨正浓认为,自己和这些老兵都从故乡来到异乡,从大陆来到台湾,有着相同之处,但来到台湾的时空环境又完全不同。

杨正浓说,老兵们多是出于无奈,在时代的裹挟下来到岛上;而他是在两岸交流恢复、人员来往自由的情况下来岛上读书的。“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新陆生,要去把那群老陆生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群人曾被遗落在了岛上。”



高秉涵 90岁 祖籍:山东菏泽 赴台76年

拍摄:正式开拍前走访了50多位台湾老兵

“我想要去了解他们是怎么来到台湾的,来了后发生了什么?这几十年间回不了家,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之后能重回故土,又是怎样的心情?”杨正浓坦言,这样一段沉甸甸的历史,讲述起来并非易事。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