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大拐点临近,中国连推三项战略性调整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墙内自媒体马江博说趋势文章:越来越明确。


2025年中国连续推出三项战略性政策调整:

1.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北粮南运"省际横向补偿,13个主产区(贡献全国78%产量但GDP占比仅52%)将获主销区经济反哺;


2.消费驱动转型:将消费作为头等战略,从去年开始接连下调房贷利率,以旧换新补贴翻倍至3000亿、法定假期增至13天(1999年来第三次调整),大疆/美的等头部企业率先落实"反内卷";

3. 人口保卫战:中央首提育儿补贴,呼和浩特出台"一孩1万、三孩16万"的阶梯式政策,2025年新生儿预计将跌破900万,较五个国家总和少50%。三大变革直指粮食安全、内需激活、人口可持续等根本性问题。

我的看法是,中国正进行发展范式的系统性重构。

1.空间再平衡:粮食补偿机制实质是"第二次转移支付",通过制度性安排弥补主产区40年来的发展落差(1978—2023年主销区GDP占比提升7.3%而粮食产量占比降9.6%),但需警惕补偿标准争议(如黑龙江年产粮1500亿斤如何量化对广东的贡献);

2.时间再分配:缩短工时(高中双休制+带薪休假督查)与刺激消费(房贷减负+假期经济)形成闭环,但需配套收入增长机制(202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仅5.1%),否则可能陷入"有闲无钱"困境;

3.人口再博弈:育儿补贴从地方探索升级为国家行动,反映对"7.5亿人口陷阱"的警觉(当前生育率1.0远低于五眼国家1.6),但需突破补贴-房价剪刀差(呼和浩特房价收入比6.8仍抑制生育)。

不过难度也很大——既要维持对欧美市场35%的出口依存度,又要培育内需主导型经济;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破解"种粮穷省"魔咒;既要延缓人口塌缩,又要避免福利主义透支财政。

未来十年将是三种转型成效的检验期,任何一方面都将显著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能源战略上的一个大调整。

4月27日,国务院一次性核准浙江三门、广西防城港等5个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总投资超2000亿元,创历史单次审批规模之最,这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核能政策的转折年份,中国核电建设进入爆发期。


其实除了中国,全球都在同步掀起核电复兴潮:法国取消核电占比限制,英、韩、印、日等国加速新建核电机组。

中国核电装机量现居世界第二(58台运行+54台在建),但发电占总电量比重仅4.73%,远低于法国(70%)、美国(20%)。

按规划,2035年中国核电占比将提至10%,2060年达18%,山东、广东等沿海省份及湖北等内陆地区争相布局,上海目标2027年核电产业规模达700亿元。

我的看法,核电复兴背后是能源安全、大国博弈和科技竞争的三角驱动:

1、能源结构破局:风光电波动性缺陷暴露(如葡萄牙大停电事件),核电作为稳定基荷电源不可替代,中国计划2035年核电发电占比提至10%,支撑AI算力中心等高端产业;

2、全球博弈升级:俄乌冲突重构能源供应链,欧盟弃俄国天然气后转向核电补缺口,中美竞逐零碳技术标准权,核电成为“去化石能源依赖”关键抓手;

3、技术成本双突破:三代核电安全性超美俄,四代技术消除熔毁风险,中国单机组建设成本(约40亿美元)仅为法国1/3,工期缩短50%,形成“技术+基建”双优势;未来十年,核电将成中美欧能源博弈关键战场,中国若保持年均8—10台核准节奏,有望在2035年前形成“沿海为主、内陆试点”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但需防范地方激进上马导致的低效重复建设。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