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谷歌: 谷歌CEO皮查伊回应"谷歌已死"论:AI决定未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皮查伊:过去几十年,都是人类在适应计算机,而未来,趋势将彻底反转:计算机将主动适应人类。


想象一下,一个真正自然的设备——也许是AR眼镜——它无需你发出明确指令,就能感知你的需求并主动提供帮助。我自己平时就戴眼镜,因此我非常关注AR设备的进展。虽然当前设备的舒适度和功能还不够理想,但进步非常快。

语音、多模态(图像、语义、音频)的融合,正使得人机交互变得越来越自然。等到AR设备真正成熟,可能会迎来一个“iPhone时刻”,也就是下一代主流计算平台的诞生。从技术演进的趋势来看,那个节点已经越来越近,这也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问:你在硬件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精力吗?

皮查伊:是的,硬件是我们投入的重要方向。我们对下一代计算平台高度关注,比如AR眼镜、机器人技术等。在设备层面,我们持续开发Pixel系列产品;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不断扩建数据中心。而像Waymo这样的无人驾驶项目,也可以看作是我们在“机器人”路径上的探索。整体来看,谷歌正逐步深入物理世界的各个层面。

问:你的一些竞争对手目前也非常活跃:OpenAI有奥特曼,xAI有马斯克,Meta是扎克伯格,微软有纳德拉。你如何看待这些人和他们的公司?

皮查伊: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企业家,代表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力量。他们在推动技术前沿方面倾注了巨大努力。我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保持过接触——比如两周前我刚和马斯克见过面。他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能力,能用强大的意志力把远景变为现实,这确实令人佩服。

当然,我们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但在更宏观的层面,我更关注的是:技术能否真正造福人类。比如在教育、医疗等领域,AI带来的潜力是跨时代的。这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竞赛,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共同使命。AI领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我认为这里不只是“赢家通吃”,而是每个能做好事情的公司都有成功的可能。

问:所以你不认为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

皮查伊:完全不是。我认为,这是一个远大于任何一家公司或一轮技术浪潮的变革。今天你没听说的公司,未来可能成为AI领域的大赢家。我一直认为,AI是一个平台级的技术革命,甚至可能超过历史上所有科技变革的总和。 能在这个领域脱颖而出的公司,是那些能不断创新、执行力强、吸引并留住全球最佳人才的公司。


04 中国在AI前沿的竞争力不容忽视

问:你怎么看最近崛起的中国AI公司DeepSeek?

皮查伊:DeepSeek是一个“认知刷新”的时刻。任何认真关注AI论文的人都不会低估中国的能力。中国的研究输出非常多,人才也极为优秀。DeepSeek的发布让外界意识到,中国距离全球技术前沿其实比很多人预想的更近。


我们内部也对 DeepSeek模型做了基准测试,并与我们的Flash模型进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Flash在多个维度上表现优异,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具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的效率部分得益于硬件资源有限的现实环境,这促使他们在模型结构和性能优化上进行了非常有创意的尝试。某种程度上,这也印证了我们一直在追求的高效架构方向。整体来看,这提醒我们:全球的AI竞争者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实力强劲。中国在AI前沿的竞争力不容忽视,我一直对此深信不疑。

05 AI的能耗瓶颈:电力决定技术边界

问:很多人认为,未来AI部署的核心瓶颈将是“电力”。比如马斯克最近提到,他未来需要1太瓦的算力,这几乎相当于美国当前的总发电量。而中国到2040年可能会达到8太瓦。这是否意味着,谁掌握电力资源,谁就有更大的AI竞争优势?美国中国在这方面的差距如何?谷歌又处于什么位置?

皮查伊:我完全同意电力是AI发展路径上的关键“瓶颈”。这不仅影响单一公司或产业,还可能深刻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和GDP的增长模式。坦白讲,我本人对此非常关注。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无解的“物理极限”。从技术上讲,我们已经拥有满足电力需求的路径。这更像是一个“执行力”问题:能否快速建设、部署、推动能源转型。

我认为不能陷入对旧能源结构的路径依赖。比如太阳能加储能电池的组合潜力巨大,而核能、地热等也值得重视。我们还需要解决配套问题,比如电网现代化、审批效率、以及劳动力短缺——尤其是电工这类技能型人才。未来十年,提升能源基础设施的速度和效率,将决定AI算力扩张的天花板。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