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市民散步时一眼认出明清城砖 达上万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市民陈平先生在北京昌平区歇甲庄村一座偏僻场院内发现,有多座房屋是由明清时期北京城砖垒成,个别砖上还钦印有铭文。据专家估算,歇甲庄村场院内的城砖可达上万块。昨天(5月1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已将相关情况反映至昌平区文旅局文物管理科。市民散步时一眼认出“城砖房”


昌平区北七家镇歇甲庄村内有一座位置偏僻的场院,挂牌北京博维信三瑞门窗制品公司。该院为长方形结构,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00米,其中南院墙为一排平房,主体由大块青砖垒砌,好似一道饱经沧桑的“城墙”,从屋顶多处坍塌判断,这些房屋已空置多年。




建筑上的大城砖

由于该院实施封闭管理,北青报记者无法进入一探究竟,但爬上院外的土坡张望,见院内还有四座平房,同样是用大块青砖垒砌。“我小时候住在和平里,在东直门、安定门亲眼见过破败的城墙,中学在城墙下劳动时,还亲手搬运过大城砖,所以我一眼就认定这些房屋非同寻常。”68岁的陈平现居昌平区天通苑,在附近散步时发现“城砖房”,他认为,这些城砖很可能出自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墙,被人拆掉后运到歇甲庄村二次利用。

据北青报记者观测,城砖房中的大块青砖主要分为厚、薄两款——厚砖长48厘米、厚13厘米,该尺寸在明清时期北京城砖中较常见;薄砖长50厘米、厚11厘米。但由于城砖码砌在建筑内,无法测量砖的宽度。




用城砖垒砌的烟囱

这些城砖是如何来到歇甲庄村的?北青报记者致电歇甲庄村党支部的马书记,他介绍说,该场院在歇甲庄村域范围内,属国有土地。这些城砖垒的房屋,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干校,但这些城砖具体是从哪运来的,他并不清楚。


城砖上多次出现“窑户胡永成”

北青报记者近距离观察发现,在歇甲庄村“城砖房”中有少数城砖上钦印有铭文。在已找到的超过10款铭文中,内容、字数、字体多存在差异,历经岁月打磨,大部分铭文漫漶难辨,有的被水泥砂浆覆盖。

所幸有一款砖文相对清晰——竖印“万历二十九年窑户胡永成造”,“万历二十九年”即公元1601年,距今已有424年;“窑户”是指砖窑的所有者、城砖生产的主要负责人。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