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從貝森特對美中貿易談判的解惑談起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從貝森特對美中貿易談判的解惑談起 https://t.co/5sdMiDfTVH via @RFI_Cn—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May 15, 2025


美中這兩大全球經濟強國日前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了關鍵的經貿高層會談,雙方宣布達成一項為期90天的“休戰”協議,決定大幅下調彼此間的高額關稅。此次談判被視為自特朗普政府啟動貿易戰以來最重要的緩和信號,市場反應積極,全球經濟暫時松了一口氣。

目前就如同美國華爾街日報所分析的那樣,對美中貿易關系來說,曾經不堪設想的局面已變為如今最理想的境況。


去年競選總統時,特朗普曾承諾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高達60%的關稅。當時,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師認為這一稅率水平根本不可能。隨後,開啟新一個總統任期不到三個月,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進口關稅達145%,遠遠超出他自己設定的目標。隨著北京方面對美國產品征收125%的報復性關稅,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直接貿易驟降。

現在,於周一宣布的貿易休戰將使特朗普對中國加征的關稅降至30%。當然,由於先前已存在的關稅,許多中國產品仍將面臨遠高於這一水平的關稅。根據一些經濟學家的計算,該協議生效後,美國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總水平將在40%至50%之間——接近特朗普曾承諾的水平。

現在貿易可以恢復正常,兩國政府有三個月的時間來達成協議,全球市場為之歡呼,而在不久前,這似乎還是最糟糕的局面。

我們特別注意的是,5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接受CNBC《Squawk Box》專訪,詳細闡述了近期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雙方達成的90天關稅暫停協議的意義,以及美國對未來中美經濟關系的戰略思考。貝森特在采訪中多次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的全面經濟脫鉤,而是希望在戰略關鍵領域實現有限且有針對性的“脫鉤”,以保障國家安全和供應鏈韌性。

本次節目梳理貝森特在訪談中闡述的主要觀點如下:

談判背景與90天關稅暫停的意義

貝森特指出,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雙方領導人--特朗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之間保持著一種“尊重且坦誠的伙伴關系”,雙方在維護各自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找共同利益和解決分歧的途徑。

此次談判的核心成果是雙方同意暫停大部分關稅90天,期間美國將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最高145%降至30%,中國則將對美商品關稅從125%降至10%67。貝森特強調,這一“90天暫停”不僅是對之前關稅升級的緩沖,更是建立了一個“機制”,旨在防止未來關稅的無序攀升,避免貿易摩擦進一步惡化。

他形象地描述這次談判過程為“尊重而堅定”,雙方提出了各自希望解決的問題清單,並取得了“顯著進展”。這表明,盡管存在分歧,但雙方都認識到通過對話和談判緩解緊張局勢的重要性。

關於“脫鉤”:有限的戰略調整而非全面斷裂

貝森特明確表示:“我們不想與中國進行全面脫鉤”(We do not want a generalized decoupling from China)。他解釋說,美國希望的是“有針對性的脫鉤”,特別是在戰略關鍵領域,以增強供應鏈的韌性和國家安全保障。

他指出,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雖然高效的供應鏈有利於經濟,但並不一定具備足夠的彈性和安全性。因此,美國希望通過調整供應鏈結構,減少對某些關鍵物資和技術的過度依賴,確保在危機時刻能夠保持自主和安全。

貝森特的這一表述反映了美國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微妙平衡:既要維持與中國的經濟聯系,避免因全面脫鉤帶來的巨大成本和市場震蕩;又要針對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實施有限且精准的供應鏈調整。

關於中國“雙循環”戰略的看法


貝森特談及中國的“雙循環”戰略,即中國既要推動出口,也要加強國內市場的消費和利用。他指出,這一戰略不能被解讀為中國過度生產僅供國內消費,然後將剩余產品廉價出口到全球市場。

他進一步指出,由於美國此前實施的高關稅,實際上形成了某種“禁運”,迫使中國的產品轉向其他市場,這些產品往往以折扣價進入其他國家,影響當地制造業和市場競爭環境。這表明中美貿易摩擦不僅影響兩國,也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波動。



開放中國市場與消除非關稅壁壘

貝森特強調,美國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公平開放中國市場”,讓美國企業能夠在中國獲得更好的商業機會。這不僅涉及關稅問題,更重要的是減少中國對美企業的不公平非關稅壁壘,例如技術轉讓要求、市場准入限制等。


他表示,這將是未來談判的重點內容之一,美國希望通過談判推動中國在這些領域做出實質性改革,從而實現雙邊貿易的更加公平和互惠。

未來談判展望與持續對話機制

貝森特透露,他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再次與中國代表會面,繼續推進更大范圍的協議談判。此次90天的關稅暫停為雙方提供了寶貴的緩沖期和談判窗口,但雙方都清楚,根本性的結構性分歧仍需長期努力解決。

他提到,雙方已經建立了一個“日內瓦機制”,這是一個定期磋商和評估貿易關系的制度化渠道,有助於防止貿易摩擦的再次升級6。這一機制的建立被視為中美關系中一個積極的制度創新,有助於穩定雙邊經貿關系。

對中美關系的整體評價

貝森特將特朗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的關系形容為“伙伴關系”,兩人雖然各自堅定維護本國利益,但也保持著相互尊重和務實合作的態度。他認為,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必須在競爭中尋求合作,避免陷入零和博弈。

美國財長強調,貿易戰和關稅升級對雙方經濟均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壓力,因此通過談判實現緩和符合雙方利益。

總而言之,在CNBC《Squawk Box》節目中,貝森特展現了美國政府對當前中美貿易關系的理性和務實態度:他一系列的表態反映了美國在面對復雜中美關系時,試圖在維護國家利益和促進全球經濟穩定之間找到平衡點。中國高層面對未來的談判,或許也可從中找出立足點。

這次美、中雙邊迅速達成協議,確實讓人跌破眼鏡,畢竟現在各國輪流和美國談判,日本去談了三輪都還沒有結果,美、中卻能一次就搞定。為什麼這麼快呢?美國智庫(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的中國專家(Craig Singleton)就認為,這代表雙方在經濟上面臨到的困境,遠比他們對外聲稱的都要大。貝森特也坦言,這段時間美中關稅戰已經相當於“禁運”,但美中雙邊都不想見到這個狀況,因為大家都想要做生意,也不希望完全經濟脫鉤。

其實,最近美國零售業者不斷警告,美中貿易戰如果再繼續打下去,民生物資將會匱乏,被認為是特朗普低頭的一個因素,畢竟上次美國出現商品短缺是因為疫情,當時物價飆升就讓民眾超不滿,而這次很明顯就是因為美中關稅戰,或許就是顧慮民意,才讓特朗普轉念。但也有物流業者(Michael Starr)指出,就算現在加快出貨,但物流不可能馬上回到尖峰時期,甚至可能出現港口壅塞的情況。中國也傳出,有專做美國貿易的產線,因為貨銷不出去,貿易陷入停滯,甚至不得不裁員。這或許都是雙邊決定各退一步的理由。

另據一名知情的韓國官員稱,美國貿易代表格裡爾(Jamieson Greer)與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繼日內瓦後5月15日在濟州島會談。但雙方具體談到的細節,截稿前尚未公布。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