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八零老太整頓家門》:流量如何重新定義銀發敘事?|微劇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編者按】


微短劇行業內容創作的多元化與精品化趨勢日益明顯。澎湃短劇頻道x有戲欄目推出“微劇評”專欄,攜手高校專業力量,借助DeepSeek開展AI共創,探索微短劇文藝評論的新視角。本篇聚焦農村情感題材微短劇《八零老太整頓家門》。




出品 北京點眾快看科技/導演 陽光/主演 晁軒、白晶晶/集數 58

在短劇市場被“霸總重生”“甜寵逆襲”填滿的當下,《八零老太整頓家門》以“七旬老太重生”的設定劈開新賽道。七旬老太重生,回到八零年代,這一次她決定與不孝順的子女割席,為自己活一次。中老年女性不再只是苦情戲裡的犧牲品,也不再是霸總劇裡的工具人。但這場銀發賽道的突圍,究竟是拍出了老年人的真實困境,還是換了個殼子繼續“收割流量”?

當年輕人在工作一天後享受短劇帶來的快餐爽感,老年人同樣也有做夢的權利。老太太穿越回中年,避開子女埋下的“養老雷”,買下藏著黃金的老宅,以強硬的態度奪回被侵占的財產。這些逆天改命的橋段,實則是為現實中失語的老人搭建烏托邦:不敢撕破的臉皮、說不出口的委屈,都在劇裡化作“打臉”的響指,撫慰現實中的孤獨。

同時,與以往的老年題材短劇《閃婚老伴是豪門》《閃婚50歲》《保潔老媽無極歸來》等不同,該劇關注到了老年人的痛點,而不是僅僅將霸總甜寵劇強行套在中老年群體身上。本劇用重生外衣包裹諸多硬核議題:啃老族的道德綁架、多子女家庭的資源爭奪,以及中年生活的現實困境。老太太與大兒子撕破臉時,彈幕刷屏的“痛快”背後,是無數家庭正在上演的“家務官司”。


然而,當短劇沉迷於“打臉逆襲”的流量密碼,銀發敘事中也出現了情感支撐不足的問題。劇中惡人被懲治的爽點固然解氣,但重生後的老人始終被困在復仇邏輯中。劇中的主要劇情仍停留在老太太回來之後不再把錢無私地給孩子們使用,但對於這位母親來說,她渴望重獲的只是金錢嗎?劇中對母親內心困頓的潦草處理,恰恰暴露出該類銀發短劇在塑造老年角色時的問題:一味沉溺於現代的復仇快感,卻忽略了此年齡段的生活時代背景與情感需求。

同樣需要指出的是這部劇的表演。劇中演員的表演呈現兩極分化——主角白晶晶的演技細膩自然,但配角們卻全員“咆哮派”:兒媳永遠在尖叫,兒子只會吵鬧,親戚個個嚼舌根。全劇大部分對話靠吼,家庭矛盾變成了菜市場吵架。這種“土味演技”或許能吸引下沉市場,但也讓故事失去了深度——現實中的代際矛盾,哪裡只是比誰嗓門大?

老年人當然需要“爽劇”,但不能只有爽劇。當韓國拍出《如蝶翩翩》讓老人學芭蕾,台灣拍出《俗女養成記》笑中帶淚講中年危機,我們的銀發短劇或許可以更“貪心”些:既要有揭露現實的勇氣,也要有撫慰人心的溫度。


真正的“老年突圍”,不該只是讓老太太在劇裡重生逆襲,而是讓觀眾看完後,能放下手機,對身邊老人說一句:“爸媽,今天咱們聊聊心裡話。”當算法開始為八旬老太推送重生攻略,或許我們終將理解:老年敘事不是賽道,而是時代遞給每個人的鏡子——照見他們的困境,便是預見我們的未來。

作者:吳玉嬌 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生

指導教師:廖媌婧 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副教授

技術支持:DeepSeek x 派生萬物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