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皇後: 從要飯到年入60億,中國水餃皇後:再難不過要飯,不死終會出頭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些事情的堅持,不僅讓自家的水餃實現了質的飛躍,也征服了越來越多本地顧客的胃。


而在這些顧客中,恰好藏著一位記者,在吃過臧健和的水餃後,他便回去寫了篇文章,報道了臧健和的故事。

就此,臧健和“街頭水餃皇後”的大名在香港的大街小巷傳開,無數人慕名而來,就為了吃上一口“水餃皇後”的水餃。




吃的人多了,也有人建議這餃子該有個自己的名字。臧健和想到了讓她走出絕境的這個碼頭,“灣仔碼頭”水餃由此誕生。

對於臧健和來說,這只是一個開頭,後面還有更多的驚喜在等著她。

並且臧健和接下來的經歷似乎也應驗了一句話:生活給了一個人多少磨難,日後必會還給他多少幸運。

三、從小攤販,到年入數十億

1982年的一天,日本大丸百貨公司老板找到臧健和,想要跟她談合作。

原來,在一個派對上,臧健和的一個表姐帶了灣仔碼頭的水餃,結果日本大丸百貨公司老板的女兒平日重度挑食,卻唯獨對灣仔碼頭水餃情有獨鍾,一口氣吃了20多個,這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丸百貨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在香港也已經營了20多年。女兒的表現讓他看到了灣仔碼頭水餃的市場潛力,准備讓水餃進超市。

不過,此前這位日商並不知道灣仔碼頭水餃來自於小攤販,當臧健和告知這一事實時,他決定放棄合作。


本以為此事作罷,但沒想到幾天後,臧健和又接到了對方的邀約,以公司給她牌照為條件,但要以大丸公司產品的名義出售。

臧健和沒有任何猶豫,就拒絕了與大丸合作,“如果我自己做出來的品牌變成日本人的牌子,一旦我的技術被學去,我的保障就完全喪失了。”

面對臧健和強硬的態度,無奈的日本人只能對著這個小攤子做出讓步,同意用“灣仔碼頭”的牌子,但要去掉現有包裝盒上的地址和電話。

臧健和又一次拒絕,說道:“電話是我跟顧客溝通的唯一渠道,灣仔碼頭有今天全靠顧客們的意見和提醒。”


這個理由對方無話可說。而在談判供貨價格的時候,臧健和又在零售價的基礎上,加了錢,這讓日商提出質疑,為什麼批發價比零售價還高。

臧健和又說道:“我不懂做生意,但我得考慮成本。現在我的餃子包裝簡單,費用也低。到商場賣,必須給顧客留下好印象,換更好的包裝,這成本就高了。”

三番兩次的不妥協,反而讓日商對這位小攤販逐漸開始佩服起來,有責任心,有追求,於是當下決定成交,簽訂合同。

就這樣,在日方資本和渠道的幫助下,灣仔碼頭由小販變成小工廠,產品從現煮水餃擴展到冷凍產品。隨著大丸百貨旗下超市的全面鋪貨,流水接連連翻番。

終於,臧健和的事業像爆米花那樣,炸開了。

到了1983年,灣仔碼頭水餃已成為香港冷凍食品第一品牌,占據100%的新鮮水餃市場和30%的冷凍餃子市場。

當時很多人說臧健和有福氣,運氣好,但在臧健和看來,卻不是如此。

“都在碼頭上擺攤,有的人連小販都做不長遠。而我就是想,做小販也要做最好的,日本人跟我合作並不是我運氣好,而是我的餃子好。”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