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川普關稅戰下,中國社交平台湧現瘋狂一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美關稅戰下,陷入生存危機的中國外貿企業正急於為其產品尋找新的出路。近日,中國某些網絡社交平台上湧現出大量“原產地洗滌”之類的廣告,儼然已淪為避關稅黑市中介。而大量中國產品以超常規模流入鄰國,也讓這些正與美國進行貿易協商的國家,因擔心本國淪為中國商品“洗產地” 中轉站而壓力倍增。


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入的所有產品加征145%高額關稅以來,中國出口商為規避高關稅先將產品運至第三國,然後再以他國產品的名義銷往美國的做法,與以往相比更加猖獗。

英國《金融時報》4日報道,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上,近期湧現了大量宣傳“洗產地”(place-of-origin washing)服務的廣告,聲稱能幫出口商把貨物運到馬來西亞等國進行“原產地洗滌”,然後再銷往美國,以避免向美國海關繳納高額關稅。


例如: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一個名稱為“Ruby—第三國轉運”(Ruby — Third Country Transshipment)的帳號,近日張貼的一則廣告寫道:“美國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那就經過馬來西亞中轉,變身東南亞商品。”該廣告明目張膽地宣稱,可以幫助中國木地板與餐具到馬來西亞洗產地,並“輕松通關”。

兩家物流公司的業務員告訴《金融時報》,他們可以把陸貨運到馬來西亞巴生港,然後再將貨物移往當地貨櫃,更換標簽與包裝。物流公司與馬來西亞當地工廠有合作關系,可協助發出新的產地證明。其中一名業務員坦言“美國一定知道這些操作,不能做的太過分,因此我們控制接單量。”

廣東中山市出口商佰泰照明的歐姓業務員受訪時也承認,因為美國的關稅太高了,一些公司會先把貨賣到鄰國,然後再經由這些國家轉賣到美國,“這樣關稅就會降低了”。

根據美國貿易法,商品必須在某個國家歷經“實質轉型”,比如經過大幅提高價值的加工或制造,才能被視為來自該國並適用其關稅待遇。



2025 年 4 月 13 日,中國東部江蘇省連雲港貨櫃港口的貨櫃和起重機。(AFP via Getty Images)


“洗產地”是中國出口商避稅的手段之一,另一種常用的手段則是將高價商品與廉價商品混裝出口,借此虛報整批貨物的平均成本以降低報關價格。

廣東東莞一間消費品制造商的老板向《金融時報》透露,已有兩個國內產業協會向他介紹了專門提供避稅方案的“仲介”,對方承諾可安排整個規避高關稅的流程,傭金為每公斤5元人民幣

“基本上我只要把貨送到中國的一個港口,之後的事就由他們接手了。”這位老板說,“這些協會說,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比較能撐過關稅沖擊,因為總是有一些灰色地帶可避稅。”


老板坦言:“美國是個大市場,我不希望失去它。”

事實上,與中國鄰近的一些國家已經發現,來自中國的商品數量近期異常暴增。擔心本國成為中國商品“洗產地”中轉站而惹怒美國,這些國家的政府壓力倍增。一些國家已經公開宣布,將嚴格管控進出口貿易,防止出現“貿易欺詐”。

例如,越南工商部上月已公開呼吁本國的貿易協會、出口商與制造商,加強檢查原料與投入商品的原產地,避免發放偽造產地證明書。越南貿易部在一份4月15日即時生效的指令中表示,關稅戰下,貿易欺詐可能會增加,如果不防止欺詐行為,會導致越南更難避開各國對進口商品實施的制裁。

泰國外貿局上月也曾宣布,將強化對出口美國商品的原產地檢查,避免發生為逃避關稅偽造原產地的情況。

韓國海關則在上月對外披露,今年首季查獲價值295億韓元(約2,100萬美元)的進口品偽裝成韓國的產品,其中多數來自中國,而且幾乎都是要出口到美國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5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