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10米級不銹鋼貯箱,中國對星艦式體系的正面回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牆內自媒體底線思維文章:2025年4月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宣布成功研制出國內首個10米級直徑不銹鋼貯箱樣機。


這則消息如果不配圖片、不加注釋,極易被誤讀為“又造了個罐子”;但只要對照世界航天發展格局稍加解讀,就不難看出,這是一枚足以改寫中國未來運載體系的“第一構件”。

“10米”不是一個簡單的尺寸,它是一道門檻。世界上能邁過去的航天體系,至今仍是鳳毛麟角。


十米鋼殼,不只是“尺寸”的突破

這一只看似平凡的鋼殼背後,藏著中國對新一代國之重器的一次試探。要真正讀懂它的意義,我們需要回到三個看似簡單、卻關乎體系躍遷的問題上來。

直徑10米,意味著什麼?在航天系統中,貯箱不僅是火箭的“腹腔”,也是最復雜、最大件、承載力最強的結構模塊之一。液體火箭的推進劑占據全箭體積的絕大部分,因此誰能造出最大直徑、最長結構、最高集成度的貯箱,誰就掌握了重型火箭的制造主權。

目前中國現役最大火箭長征五號,其芯級直徑為5米;長征十號載人登月火箭,也延續了5米平台。這一級別足以支持空間站、探月器、探火器等重型航天器任務。但在進入月球基地、火星載人、深空母港這些下一階段目標後,5米平台明顯力有不逮。




這哪是普通的鋼罐子,這是“中國星艦”的開端



長征五號重型火箭已經是其他國家不可望及的天花板,但它只是中國重型火箭家族中的入門小弟弟


SpaceX的星艦系統,核心級直徑為9米,就是在5米平台上邁出的這一步。它既是一種運載能力的擴張,更是一種制造體系的重構。現在,中國不但邁出了這一步,而且一步跨到了10米,不僅等同於SpaceX,也已超越NASA用於載人登月的SLS超重型火箭(8.4米),直指超級重型運載系統的新范式。

為什麼是“不銹鋼”?傳統火箭貯箱多使用鋁合金或鋁鋰合金,輕質、成型性好、適合冷作加工。但不銹鋼的引入卻意味著完全不同的思路。

不銹鋼更重、加工難度更高、熱脹冷縮系數更大,但它有兩項關鍵優勢:第一,強度穩定,能承受極端低溫與再入高熱;第二,制造成本更低,適合重復使用系統的結構化制造。

SpaceX的星艦選用不銹鋼,原因正在於此。它可以不怕熱、可以反復焊、可以直接裸身入軌甚至硬回地面。而這種高溫抗性、高可靠性、厚壁結構的大型不銹鋼貯箱,恰恰是可重復使用火箭構型的核心部件之一。

此次中國航天研制的10米級不銹鋼貯箱樣機,很顯然不是為現役任何火箭量身定做——它超出了長五、長十的設計范疇,唯一可能的歸屬,就是“下一代重型火箭”,即長征九號未來的可重復使用構型。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