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在這場貿易戰中,人們有理由更看好中國經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朱明:從手機膜看中美貿易戰趨勢


中國有優秀的企業家群體,有全面且深入的產業鏈分工,形成強大生產力,而經濟的發展程度和國民生活水平,是由生產力決定的,生產力又取決於勞動分工和專業化程度。這才是真實的優勢。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很多中國不起眼的小東西,在北美卻賣得很貴,手機膜、手機殼、充電器之類,在中國就幾元錢的事,在美加竟然要十幾美元,差價高達10倍以上。從中國進口在美國加拿大銷售,如此簡單卻有如此高價差且長期保持,這說明什麼?要麼是當地很少有人發現這種價差,要麼雖然發現價差,但不能自由販運,或者雖然能販運,即使有10倍價差,潛在的銷售商也預期不能得到足夠利潤以從事這種生意。


或許有人說,中國產品價格低是因為中國勞動力工資太低,是“低人權優勢”。錯!手機膜、快充數據線之類小東西不是一直這麼便宜的。十幾年前,中國勞動力價格更低得多的時候,手機電腦配件價格反而高得多,如最普通的鼠標要幾十元人民幣一個,現在只要幾元錢。

勞動力價格更高,商品價格卻更低,廠家商家還有錢賺,這說明勞動生產率或者說生產力已經大幅提高:很多人談到分工和專業化,包括相當多的經濟學家,似乎認為分工和專業化是天然給定的。



在市場經濟中,在既有的資源和技術條件下,生產者生產某個產品,從一開始就知道該怎麼做。這種是主流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模式。


但現實不是如此,如小小的手機貼膜從原材料到成品,經過許多道工序,誰來規定該按照什麼樣的分工模式進行呢?任何人,就算是中央計劃委員會,也不可能知道最好的生產方式是什麼。即使今天是最好的方式,明天可能又發現可改進的地方。何況現在也沒有人來計劃手機膜的生產,產品是在生產中逐漸改進,逐漸優化的。

根據奧地利學派的自由競爭與企業家精神理論,生產和銷售諸環節都是靠利潤聯系在一起的,某種分工的存在,是因為有這種分工比沒這種分工,能產生更多利潤。某種資源而不是其他資源得到利用,道理類似。終端銷售價格不斷下降(同時勞動力價格上漲,或至少沒下降),表明各個市場主體在不斷發揮企業家精神,不斷發現不足之處,改進生產、運輸、銷售的方式。

這揭示市場的基本狀態:沒有嚴格的准入限制和壟斷,信息流通順暢,資金、物質、人員等資源的流動較自由,履約情況較好,或者至少因違約成本可接受,管制成本、稅負和法律成本等至少可接受,最後勞動力價格沒有人為高於市場價(即高於邊際勞動產值)。


實際上,手機膜的生產銷售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資金投資、基礎設施、網絡通訊、機器設備、技術人才、原材料的供給與加工、物流運輸,乃至制度環境。現實中價格如此之低,顯然分工必須精細專業,上下游的合作也必須順暢絲滑,否則沒有利潤。價格下降的趨勢則表明,產銷流程各環節都越來越高效。如果任何方面有卡殼的短板,都會導致成本明顯升高,最終體現為售價。

手機膜只是產業鏈上的一個小例子。目前中國有世界上最全的工業門類、最全的產業鏈,這並不簡單。雖然部分基幹產業有國家明確扶持,但大部分產業是靠企業家打下的江山。也就是說,只要能賺錢的生意,不管是哪個國家最早發展的,中國企業家都是能做盡做,絕不願漏掉一星半點。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效率不斷提高,才形成優勢。

產業鏈優勢是企業家精神和市場結合

因此,所謂的產業鏈優勢,不能機械地理解為一堆靜態的工廠和資源等,而是企業家精神和市場環境的結合,是人的行動的產物。中國企業家適應市場變化的調整能力令人驚歎。現在日常生活很少有短缺情況,這並不是簡單的生產得多,而是市場供求反饋更為靈敏准確了。即使是突發情況,企業家也表現出色。以疫情為例,中國供應鏈遇到的挑戰比美國更為嚴峻,但基本沒有發生供應鏈斷裂,一旦解除緊急狀態,各行各業的生產和供應很快就恢復。另外,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開打貿易戰後,中國企業家紛紛出海,在異國他鄉克服各種困難,迅速建廠投產並形成規模,體現巨大的靈活性和韌性。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