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4+4"被質疑,專家:有嚴格考試,不是"特權"工具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因中日友好醫院規培生被曝從經濟系“半路出家”當上外科醫生,引發了公眾對於“4+4”醫學生培養模式的關注。

對此,一位了解國內醫學生培養模式的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4+4’原本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在這次事件中被公眾誤讀了。”


引發輿論的是網上有消息將規培生與“特培生”等同起來,稱一些醫院在招聘醫生時,把相當比例的名額留給“特殊培養”的“4+4”學生,有失公平。

一位大型三甲醫院外科主任醫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她的女兒現在讀高中,目標是向復旦醫學院八年制努力,因此對這次引發的“4+4”模式爭議特別敏感。

“歸根結底,很多醫學生未來都是想奔著頭部三甲醫院去的,而頭部的資源鳳毛麟角,‘4+4’提供了一個特殊的快車道。”上述醫生表示,這種模式應該沿著正途發展,避免淪為“特權”的工具。

一位頂級醫學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國內‘4+4’模式的初衷就是為培養學科領袖而設立的。當時設計的方案是通過嚴格的考試篩選,培養學術帶頭人。”


此次事件中,網友還質疑的點是“4+4”培養出來的醫生,由於培養周期大幅縮短,不具備看病的能力。對此多位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所有的醫學生畢業後都必須進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經過三年的規培後,通過職業醫師資格考試,才能正式進入醫院工作。

而針對為何協和“4+4”學生可僅用一年就完成規培任務。一位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學生剛進入醫院的規范化培訓基地後,有一個臨床能力測試考試,考試優秀者可以只接受一年的培訓,在我們這裡的做法同樣如此。”


目前在國內,“4+4”的模式最知名的醫學院是北京協和與上海交大。該模式效仿美國的醫學生培養模式,為跨學科的復合型醫生人才提供了職業轉型的通道。

美國的醫學教育體系極為嚴格和規范,雖然允許“半路出家”的學生轉行學醫,但仍要經過層層嚴格篩選,在4年本科和4年醫學院學習結業獲得MD(醫學博士)學位後,還要經歷嚴格的“淘汰賽”,才能取得醫師執照,成為一名醫生。通常畢業後的住院醫師培訓(Residency)時長在3到7年不等,完成培訓後可成為專科主治醫師(Attending Physician),或在學術機構兼顧科研與教學。

還有網友質疑稱,協和“4+4”學生來自於地質學、經濟學等不同領域,僅靠4年的醫學院學習和一年的規范化培訓就能拿起“柳葉刀”,不符合常理。

正在美國接受住院醫師培訓的醫學生Albert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大學本科畢業於西北大(专题)學金融專業,後來先後在美國兩家頭部銀行工作了三年,忽然對醫學萌發興趣,於是辭去銀行的高薪職位,憑借聰明才智考取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4年後,Albert順利獲得了MD文憑,現正在美國西奈山醫院接受培訓,培訓時長4年。他現在距離培訓結束還有一年半時間,屆時將取得醫師執照,成為一名醫生。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