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為何催婚政策戳不中年輕人的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如今家庭的功能和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人們不再把家庭的存續視為全部的任務,而是越來越重視婚姻和生育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了。


2025年4月25日,民政部官方網站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民政統計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辦理結婚登記的對數為181萬,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而離婚登記則達到了63萬對,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與2024年第一季度的196.9萬對結婚登記和57.3萬對離婚登記相比,今年一季度的結婚登記減少了15.9萬對,離婚登記則增加了5.7萬對。


登記結婚數據逐漸走低,各級政府的催生(婚)政策越發密集。由多個層級的政府分散地決定出台的促進生育政策,人們通常將它們統稱為催生政策。

繼這些催生政策之後,各地的催婚政策也在不斷出台。年輕人在想什麼呢?為什麼許多人仍不買賬呢?

從“催生”走到“催婚”是必然的

在一定程度上,催婚政策可以看作催生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當然,從催生到催婚,是很自然的一個發展,因為在中國,通常情況下,結婚組成家庭是生育子女的前提。既然開始催生了,也就很難避免再向前走到催婚這一步。

更直接的一個原因可能是,目前的催生政策,大部分都著眼於催生“二孩”或“三孩”(見表1),但是實際上,有不少結婚的夫婦,“一孩”也不願意生,對於這些人,出台催生政策也不大可能生二孩、三孩。

另一方面,國家衛健委的資料顯示,自先後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全面兩孩政策、三孩政策以來,我國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已經提升到了55%以上。


因此要想催生出更多的孩子,首先要穩住一孩生育這個“基本盤”,即先得保證一孩家庭的數量有所增長或不下降,而一孩家庭數量的增長的前提是有更多人願意結婚組建家庭。

在這個意義上,從催生走到催婚,或許是一種必然。

表1:2021年以來若幹地方政府出台的催生政策




注一:本表只是一個不完全統計,而且各地出台的催生政策並不僅限於現金形式發放的生育獎勵和育兒補貼,一般都還會在孕期服務、產假、孩子入托入學優待、婦女就業保障等方面規定相應的優惠政策,有的還附帶了購房補貼政策。

注二:按月或按年發放育兒補貼的,除了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補貼到孩子六周歲之外,均只補貼到三周歲。

目前,已經出台催婚政策的地方政府相對來說還比較少(有些是作為催生政策組合的一項政策形式出現的),下面列出了其中的一部分(見表2)。

表2:若幹地方政府出台的催婚政策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