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官派律师"占坑"成灾 "刨坟式辩护"反击滥权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4中国律师权益报告》发布】


【官派律师“占坑”成灾 “刨坟式辩护”反击滥权】… pic.twitter.com/NWTSQmqkPv—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pril 29, 2025

纽约公益机构“中国律师之友”刚刚发布《2024年度中国律师权益报告》,披露中国律师执业权利在过去一年持续遭受严重侵蚀。报告指出,刑事案件中官派律师“占坑”现象已常态化,律师独立辩护空间急剧压缩。面对打压,一种激烈非常规的“刨坟式辩护”策略在律师群体中兴起,成为无奈中的反抗。


《2024年度中国律师权益报告》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中,中国律师在民商事、行政与刑事案件中遭遇的权利受损情况,并收录了典型个案与民间行动。报告撰写团队由两位在押维权律师、三位国际机构前中国律师及两位公益法律研究人员组成,以详实案例揭示了律师群体所面临的结构性压制,并提出改革建议。

官派律师“占坑” 独立辩护被排除

报告指出,刑事案件成为律师权益受侵害的“重灾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官派律师“占坑”现象蔓延至各类案件,不仅限于政治敏感案件,还扩展到涉黑涉恶、纪检监察主导案件。

来自广东的公益律师陆妙卿本周二(29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官派律师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为那些无力自行聘请律师的当事人提供基本法律保障。但如今,它被司法当局系统性滥用,成为排除敢言律师、压制独立辩护、操控诉讼结果的工具。许多被官方指派的律师占据辩护席位,却不真正提供有效辩护,而是配合公诉方的诉求,甚至劝诱当事人放弃抗辩,这不仅违反了律师执业伦理,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的底线。”

报告指出,所谓“占坑式辩护”,是指官方通过法援中心迅速为当事人指派律师,从程序上锁定辩护名额,使亲属聘请的独立律师无法介入。当事人往往在毫不知情、未申请法援的情况下,被剥夺了选择权。报告列举的吴敏案、张展案等案例,显示“占坑”操作已被制度化推广,且手段日趋娴熟,包括行政骚扰、通讯阻断、门禁限制,甚至直接针对委托律师进行调查或处罚。


“刨坟式辩护”非常规抗争的兴起

面对常规辩护渠道被封死,部分律师被迫采取激进策略。报告特别提及2024年高调出现的“刨坟式辩护”,即针对滥权司法人员,揭发其个人不端行为、贪腐或学历造假等,以迫使其退却或暴露司法不公。


曾长期在北京执业的知名维权律师李方平对本台表示:“刨坟式辩护的出现,是律师在常规辩护路径被封堵后的无奈之举。虽然这种策略突破了传统法律抗辩模式,带有激烈的法庭之外的对抗性,但在当前司法环境下,它成为揭露权力滥用、操纵司法、撕开司法遮羞布的一种非主流辩护模式。”

李方平还说,中国律师遭遇到上述现象表明中国法制环境日趋被压缩:“它的出现,恰恰反映了法治环境的恶化和律师生存空间的持续压缩。”

六大改革建议与未来展望

该报告也提出六项系统性改革建议,包括清理《刑法》中滥用罪名、保障律师会见权阅卷权、废除官派律师“占坑”潜规则、改革律师协会“官办”体制、设立独立仲裁平台、鼓励律师公开化、组团化辩护以自保。

《2024年度中国律师权益报告》在记录严峻现状之余,也为中国律师界提出了继续坚持、集体抗争的方向指引。在制度性压制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律师的每一次发声与反抗,都是对法治精神底线的最后守护。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