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东北三省 十年少了个"哈尔滨" 流失千万人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东北地区人口结构问题比较突出,相应省份存在较低的少儿抚养比和颇高的老年抚养比,未来将会有较长时间的人口包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恩平曾指出,从人口结构来看,东北地区存在老龄化严重、生育率不足等问题,还需较长时间的人口回流与生育率提升等。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杨成钢向城市进化论表示,东北的人口负增长趋势,不仅有老龄化的影响,也是较多育龄人群外迁流动造成的。虽从人口结构上,短期看不到扭转的苗头,但不排除在新的环境下,东北重获产业发展机遇,从而吸引青年人口回流,促进人口增长。

东北等北方地区,要走出人口困境,关键还是经济振兴。”陈耀表示,东北要破除产业结构的单一和老化问题。


具体而言,要培育新兴产业,从东北相对有基础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着手。同时,抢抓未来产业机遇,比如“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单位之一。发展具身智能,有优势”。

此外,东北传统产业的需求仍在,在陈耀看来,应按照新的市场发展趋势,对传统产业进行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中心城市的终极比拼区域人口角力,归根结底是中心城市间的比拼。

近年来,中西部强省会集体崛起,有效带动区域人口增长。2024年,全国人口增长第一城,落在了中西部省会贵阳。其余人口增长靠前的城市,除深圳、广州、杭州等东部经济强市外,也包括合肥、长沙、南昌等中西部省会。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增长14.9万人,人口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成为新晋千万人口城市。

反观东北,自2021年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千万后,东北便再无千万人口大市。不仅如此,自2021年起,哈尔滨人口已连续三年负增长,截至2023年末仅977.6万人。

大连近年保持微弱的人口增长趋势,现有人口规模刚刚超过750万人,距离千万着实过于遥远。


真正有希望竞逐“下一座千万人口大市”的种子选手,也就只剩沈阳和长春两座城市。



截至2023年末,沈阳常住人口920.4 万人,比上年增加5.7万人。同期,长春常住人口规模910.2万人,比上年新增3.7万人。这样的增量成绩,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并不突出。

此前,沈阳和长春已双双喊出要冲击“千万人口”的目标,并均将时间节点定在2025年——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提出,到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人。

长春也提出,到2025年,“把长春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1000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

就目前来看,两座城市2025年要顺利过线,已几无可能。

核心城市人口集聚能力不强,影响了区域人口增长。而在外界看来,东北的破局之道,一方面要从政策入手,提供更多生育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吸引青年人口流入。

积极提供生育支持方面,不久前,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辽宁省大力提振消费若干举措(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当中就提出,要加强生育养育保障,落实育儿补贴制度。

而在吸引青年人口流入方面,在陈耀看来,总体来看,四座东北中心城市近年在全国城市排名里有所退后,迫切需要提升城市能级。“中心城市的几大功能,除提供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外,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创意。这四城过去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但这几年在文旅吸引力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50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