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孩子有多累,高中生周學近60小時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上海市嘉定區某中學的一周課表與時間安排


北京大學學者林小英在專著《縣中的孩子:中國縣域教育生態》記錄了縣中教育的“時間智慧”:全面貼合應試教育的邏輯,利用一切剩余的時間進行朗讀、刷題、背誦。

“縣中模式”的形成,與當地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一方面,小城鎮留守青少年多,風氣參差不齊,學校往往采取了更嚴格的管束方式——寄宿制培育,減少出門。


另一方面,與南京外國語學校、人大附中、西工大附中等精英中學的“品質制勝”不同,縣中教師們深知只能用時間換分數。優質生源被省城搶走、教育資源分配有限,學校別無選擇。

以河北某高中生的一天為例:他的每天生活安排需要精確到分鍾。早上5點20起床,晚上22點10分結束一天的學習。算下來,10.8小時用於學習,2小時用於校務,2小時用於飲食,僅剩8.4小時用於休息。這樣的作息表,學生習以為常。



可困意難熬。為了保持清醒,學生需要采取各種方法:早讀時要“直臂高舉誦讀”——把書舉過頭頂,拖長聲音朗讀;要麼握緊拳頭,做出擊打動作;要麼站著上課。

學校裡,學生們總是在奔跑,去教室要跑,上廁所要跑,吃飯也要跑。


學生拿奔跑追趕縣城資源的衰落速度,教師拿更多的授課時間體現教育的在場。這是初高中學學習時長很難減少的原因,更是鄉鎮、縣城學習時長遠高於省城的緣由。

“它確實有一段時間是從一個落後的狀態,往先進狀態走的。”俞敏洪與河北某中學校長訪談對話時談到,“可如果它不對學生形成比較嚴厲的甚至是嚴密的管轄和要求的話,他們是翻不過身來的。”


只是世事變遷。對於躊躇滿志的新一代家長而言,如果現在從小學開始全力以赴,打造一個全能小孩,“出人頭地”也只是一個低概率的事件,和性價比很低的投資

當“考上好大學”成了一種意義含混的期許,中學還可以怎麼辦?來不及多想,人們躊躇著,繼續將時間當作最後的籌碼。

不過,變革的腳步也從未停歇。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以來,全國多地逐步推進落實普通高中雙休制度,比如施行高一、二雙休,高三單休,取消假期提前返校規定,確保寒暑假時長。

中小學政策也在持續改善。2023年,教育部辦公廳等部門繼續出台規范義務教育課後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嚴禁強制學生參加課後服務,嚴禁增加學生課業負擔。

種種政策,松綁學生,也期望松綁家長緊繃的弦。或許真正的解藥不在於某個具體政策,而在於整個社會認知的迭代。我們期待某天,教育不再是分數的競賽,而是允許每個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出獨特的人生軌跡。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