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特朗普: 特朗普试图复制尼克松冲击,但成败取决于这一点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总统先生,我的哲学便是:所有的外国人都想坑害我们,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先坑了他们。”美国财政部长用这番话成功地说服了总统,对全球经济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冲击。据一位总统幕僚透露,此举旨在实现“世界经济体系的可控解体”。


不,以上并非特朗普(专题)总统的团队在4月2日发起“解放日”关税冲击之前的沟通。尽管“外国人都想坑害我们”显然颇具特朗普式风格,这番话出自1971年夏天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之口。正是他成功地说服了尼克松总统,在数天后发起了臭名昭着的“尼克松冲击”。

评论界人士应该心知肚明,不宜将特朗普目前发起的关税冲击描述成“史无前例”,且像过去所有挑战现行秩序的“鲁莽”之举那样,注定会失败。相比今天,当年的尼克松冲击更具破坏力,尤其是对欧洲来说。而正是通过由此引发的经济破坏,整个体系的设计师才实现了他们最主要的长期目标:确保美国霸权伴随着美国的双赤字(贸易逆差与财政赤字)同时扩张。


尼克松冲击的成功经验并不能保证特朗普的版本一定成功,但它揭示了一个真理: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与大多数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福祉往往背道而驰。曾说服康纳利采取冲击策略的尼克松智囊团的成员之一,对此有过精辟论述:

“将市场视为公正仲裁者的想法充满了诱惑。但当稳定国际体系的需求与对国家政策自主权的追求发生冲突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都选择了后者。”

接下来,他用一句话瓦解了西欧与日本(专题)在二战结束后实现经济奇迹的根基:“确保世界经济的可控解体是八十年代的合理目标。”

发表这番高论十个月后,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出任美联储主席,并很快将利率先翻倍再提升至三倍。全球经济的“可控解体”始于尼克松被康纳利和沃尔克说服,决定摧毁当时依然稳定的汇率机制。但却是日后美联储的大幅加息完成了最后一击——其破坏力远远超过如今特朗普的关税措施。

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曾担任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并于1979年至1987年担任美联储主席。


因此,特朗普绝非第一位通过发起毁灭性冲击让全球经济“可控解体”的美国总统;他也不是第一位刻意牺牲盟友以维系和换血美国霸权的总统;更不是第一位准备好让华尔街在短期内受伤、强化美国长期资本积累的总统。半个世纪前,尼克松已将这套玩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今日西方自由派精英哀悼的那个“逝去的世界”,恰恰是尼克松冲击带来的产物。他们在谴责特朗普鲁莽地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的同时,却在缅怀另一位美国总统制造的更大冲击所缔造的幻象——正是尼克松冲击孕育了今天以新自由主义、金融化与全球化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建制派。

尼克松团队面临的核心命题是:“当美国沦为一个赤字国,怎样才能维系霸权?”除了采取紧缩政策(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并削弱美国军事实力)外是否还有其它办法?


他们断定,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勒紧裤腰带”的做法完全相反:应该扩大贸易逆差,并让外国资本家买单(也就是康纳利说服尼克松采取的“先发制人”策略)。

这套让外国人为美国的双赤字买单的大胆策略,建立在重构资本流动的循环体系之上。这意味着打破自新政时期、战时经济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对华尔街的束缚。在压制了银行家四十年(以避免1929年的危机重演)后,尼克松的团队选择为他们松绑。但这种做法需要一套新的经济理论与政治意识形态来包装。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在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与伪科学外衣下,银行家们意识到,他们能够在一个放松监管的环境中利用数以千亿计的外国资本进行金融游戏,于是金融化的时代开启了。这个以美国赤字支撑欧亚国家出口需求的新体系越是发展,维系这个刻意失衡的全球化系统所需要的贸易规模就越是庞大——于是全球化诞生了。

许多人把这样的世界——也是美国“65后”、“70后”成长起来的时期——描述为“新自由主义时代”,还有人称之为全球化或者金融化的时代。但这些说法本质上是一回事,尼克松冲击开启的时代最终被2008年金融危机动摇了根基。自2009年以来,虽然美国霸权依然在延续,但已失去了前进的动能。至少在试图让美国霸权焕发第二(还是第三?)春的特朗普主义者眼中,这个体系已经“气数将尽”。这便是特朗普冲击与其战略布局的全部意义,包括采纳加密货币等战术手段所服务的目的。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137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