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殺瘋了 這個各省市祭出各種優惠 搶人大戰白熱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據大陸公眾號“智谷趨勢Trend”報道,大陸大城市開始瘋狂搶應屆畢業生了。近日,北京經開區針對應屆大學生推出“求職7日免費住宿”—實習3個月免費短租—就業3年優惠長租”階梯式安居體系,這在北京全市范圍內尚屬首次。


更早一些,深圳也宣布:高校應屆畢業生來深求職,免費住宿15天。更是溫情喊話:“只收夢想,不收租金!”

一向“豪橫”的杭州,更是從2021年就開始向應屆畢業生持續“砸錢”——本科1萬元(人民幣,下同)、碩士3萬元、博士10萬元。


在杭工作的應屆生紛紛“現身說法”:申請不到五分鍾錢就到帳了;還有公共交通補貼……

DeepSeek背後初出茅廬的神秘力量、《黑神話:悟空》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杭州之問”讓各地更加意識到——得應屆生者,得天下。

在白熱化的搶人大戰中 應屆畢業生該如何選擇?

為了搶應屆生,各地“奇招”頻出。

“求人”心切的杭州直接把招聘會搬到杭州東高鐵站,走過路過的都來投一份簡歷。求職機點一點,15秒刷臉認證,就可以生成基本簡歷數據,並匹配到適合的崗位。

蘇州則“盯”上了高校數量排大陸全國前三的武漢,直接包高鐵去搶應屆生。邀請了600多名武漢應屆畢業生去蘇州現場招聘,往返車票、全程食宿不用你掏一分錢。市委書記更是高調喊話:“你只需要一個背包,其他包在蘇州身上”。



在住房、獎補和戶口上面,各地更是“應給盡給”。

“零門檻落戶”、“先落戶後就業”已經見怪不怪。在各地還在不斷加碼住房補貼時,呼和浩特直接“硬核”宣布: 大學畢業三年內可半價買房

就連“得天獨厚”的香港也加入搶人大戰,去年“高才通”計劃新增9所大陸高校,共向22所大陸高校開放“落戶”。

按照香港的官方數據,截止到2024年6月底,“高才通”計劃一共有89352人申請,其中獲批人數70817人,通過率接近8成,其中近95%的申請人來自大陸。

中小城市也不甘示弱,為了招攬高學歷人才,拿出“叫板”一線的真金白銀,更使出了“看家本領”——編制!

浙江省遂昌縣表示,符合條件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高考第一分數段錄取的全日制本科生,在首次新引進到遂昌工作時,可享受45萬元的政策獎勵。而對於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獎勵更是高達75萬元。

四川鹽亭縣委組織部去重慶、成都等大學招攬人才,直接作出“帶編進校”的決定。將343個事業編制當場用於人才引進,還承諾碩士研究生在職稱評定時享受優待,優秀人才可調任為公務員。

在“編制+高福利”的重磅引才下,一個個看似平平無奇的小縣城如今碩博扎堆。有的人口規模甚至超過100萬,一度躋身大城市行列。

隨著#超700碩博競爭縣級人才計劃導致面試延期 這一詞條上熱搜,網友不禁感歎:如今的小縣城,可不是想回就能回了。

哪些城市給出的條件最誘人?

從免費的住房支持來看,深圳和北京各有千秋。

為求職的應屆大學生提供“七天免費住”服務由深圳首創,截至目前,已經實施了12年。今年開春,深圳將“七天免費住”延長至了15天。



北京經開區於今年首推應屆生安居福利政策,不僅為求職應屆大學生提供“七天免費住”,還為在經開區實習和就業的應屆大學提供了一次性的“三個月免費住”。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在全市9個行政區為來深青年釋放超過1萬套居住房源,而北京經開區只統籌了區域房源280套。

從補貼看,給得最多的不是杭州,而是哈爾濱和太原。

相比杭州“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10萬元”的生活補貼和連續發放3年、每戶每年1萬元的租房補貼,哈爾濱為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每人每月分別發放生活補助1500元、2000元、3000元,連續發放3年。碩士和博士每人還可以領到3萬元和10萬元的安家費。

而太原為引進名校畢業生和高學歷人才,不僅生活補助狠狠加碼,博士的生活補貼高達每月5000元,補貼時間也比杭州和哈爾濱多2年。更重要的是,還有最高20萬的購房補貼和每人3萬元的學費補貼。

以普通本科生為例,在哈爾濱工作三年僅生活補貼就可以領到5.4萬元,比杭州的生活和租房補貼加起來都多。如果你從國外Top200或國內“雙一流”的院校畢業,在太原,5年之內可以拿到9萬元的生活補貼和3萬元的學費補貼,共計12萬元,是杭州的整整三倍!

不過,要拿到這筆“巨款”可不是這麼容易的。

太原就明確提出了申請畢業生必須參加一線崗位,具有太原市戶籍,且與用人單位簽訂不少於3年的勞動(聘用)合同等要求。

為了防止畢業生拿錢就跑路,昆明、拉薩等地都對申請人落戶和簽訂勞動合同的年限做出了嚴格限制。


本地生源充足的武漢和南京則“松弛”得多,不僅沒有要求落戶,還降低了門檻。比如,武漢對應屆大學生畢業年限的要求是6年以內,南京則將碩士研究生的補貼范圍擴大至了非全。

眼看各地“你爭我搶”,就連老牌一線城市北京和廣州也紛紛下場。上海卻格外沈得住氣。

除了放寬對應屆留學生的落戶限制外,上海對普通本科畢業生的補貼也只剩下“雷打不動”的600元錢,而且還是楊浦區“限定”。

要不怎麼說“上海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手慢即無”的應屆大學生、動輒上萬的各類補貼……這場看似比拼“真金白銀”的大戰,背後“搶”的到底是什麼?——是人才,更是城市的未來。

如今,一個科技創新團隊可以帶動超20家上下游企業聚集,形成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集群;00後的清北應屆生正以更快的速度爭奪全球AI話語權。

中國進入存量經濟時代,人才流動“此消彼長”,城市紛紛下場布局,以實現從擴容到提質的轉變。

從城市布局來看,深圳豪擲百億設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基金,短短四天,發布九大措施,打響“中國矽谷”爭霸戰。杭州押注人形機器人,高調喊話“要邁向下一個具身智慧之城”。

上海設百億母基金,為科學智能、腦機接口、量子計算、合成生物學等前沿領域搭建早期孵化和投資的平台。對獲風投團隊秒批落戶,形成資本虹吸效應。

北京開啟全球獵頭模式,市場化引才獎勵千萬元,破解體制薪酬枷鎖。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揭榜掛帥”,不設預算上限。

廣州再發“求賢令” ,吹響“百萬英才匯南粵”的號角。出台政策全面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還將台灣青年納入該政策覆蓋范圍,享受同等待遇。

總結來說,如果你想在AI和硬科技領域大展拳腳,杭州和深圳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或來自港澳台,那不妨去薅一薅上海和廣州的“羊毛”;

如果你是名校畢業的全能型選手,在遍地都是金子的北京,你也可以發光。

“搶人大戰”愈加激烈,誰會是真正的贏家?

城市的選擇本質是一場個人資源與城市稟賦的精准匹配,需要在個人能力、城市政策及區域布局中找到最優解,實現與城市的雙向奔赴。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