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李嘉诚: 李嘉诚无奈,"长和"交易告终的两种可能结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张俊华:李嘉诚(左一)现在已经尝到习近平给他带来的苦头了:他手下的4家公司包括长和的市值现在已经蒸发的港元超过781亿元。图像来源: Bobby Yip/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李嘉诚习近平之间的化学

首先是李嘉诚习近平的个人关系。 众所周知,李嘉诚从改革以来跟以往的中共领导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那时,由于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支持,成了中国官方的座上宾。但到了习近平时代,情况便不一样。据说,李嘉诚习近平刚上台时,特意去北京,希望见他。但习近平不予理睬。于是,在2015年,他便决定从中国撤出他在中国的资产。


于是,2015年中国官方舆论发出了“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怒吼。 李嘉诚后来对香港的民主运动,显然也没有符合习近平的全力支持中央的期待。2018年,习近平邀请了香港的大咖们参加大陆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但就是没有邀请李嘉诚。总之,习近平跟李之间的化学没有发生任何作用,这是肯定的。当然,李嘉诚并非像有人描述的那种喜欢对抗的人。在此之后,他依然在中国高科技投资不少,并也国内捐献了不少资金。

李嘉诚很可能屈服压力


从法理上来看。首先,李嘉诚全家都获取了加拿大国籍。一般估计李嘉诚现在也不在香港居住。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是在英国海外属地的开曼群岛注册的。 这样,即便香港或中国大陆要干涉,法理上似乎也没有这个管辖权。 再则,李嘉诚本人已经不具体操纵该公司,而是由他的长子李泽钜负责。但一个事实是无法回避的。即李嘉诚的长和公司的办公地点在香港,也就是说所有材料文件均在那里。 况且,长江和记12% 的收入来自内地和香港。且李家还拥有中国香港的护照。正是因为这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才以“保护中企(即长和公司)的利益”为名,来进行所谓的反垄断调查。

为了施加更大的压力,港府专门派了一些人去了长和公司的办公楼。这不禁使人想起2021年港府警察包围黎智英苹果报社的情景。同时也使人想起2018年,当加拿大按美国的要求扣留了华为的孟晚舟习近平的极度反应,当时,两个加拿大人莫名其妙地被中国官方当成了人质关押。


在上面的压力下,长和的交易更有可能的结局是李嘉诚不得不屈服北京的意志。放弃该交易。而如果是这样,那意味的李嘉诚集团为了政治不得不做一笔亏本的生意。且不说要付给买家高昂的补偿金,甚至还不得不接受由中央指定的一家企业用所谓的投标形式用更低的价格来购买。但这样做,李嘉诚似乎多少保住他跟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的关系。实际上,李嘉诚现在已经尝到习近平给他带来的苦头了:他手下的4家公司包括长和的市值现在已经蒸发的港元超过781亿元。

而另一种结局可能性则更小:即李嘉诚不顾一切,使得交易照样进行。而如果这样,习近平政府尽管在外企和民企不会留下太好的印象,但李嘉诚和买家双方等于跟北京闹翻了,他们不得不放弃以后它们跟中国有关的生意。

总之,这场拔河比赛并非简单的拔河。最终还是两个经济大国对世界海运河道等资源的竞争。李嘉诚和贝莱德集团成了双方的棋子。而这种竞争只是刚开始。而习近平似乎很有信心赢得这次竞赛,因为他认为川普撑不了多久,顶多四年时间。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