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無奈?還是唏噓?當救了25條人命的榮譽被冒領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超出了彭秀環樸素的認知。“我們當年救人,是心甘情願去救的,為什麼要找獲救的人討要補償?”


時任新店鎮黨委書記梁木枝與翔安區政法委副書記方恭賀在此事中一直處於調和角色。據《東南快報》2006年的采訪,梁木枝認為,此事本沒必要鬧到如此地步,當時有撥一筆錢作為補償船只損失,村裡原本可以從這筆救災款中拿出一部分補給當事人,但村裡並沒有這樣做,彭秀環對此不滿。

梁木枝透露,政府曾多次到彭秀環家道歉並交涉此事解決之道,但彭秀環並未接受。政府考慮到彭秀環在救人過程中付出了一定代價,彭家的船只因出海有碰傷,所以要給予她一定補貼。


方恭賀同樣稱,在2005年與彭秀環的一次交涉過程中,提到要給予彭秀環3萬元,“對此項的開支,還有專門的會議紀要記錄此事。”

2007年,翔安區信訪局在處理報告中亦提到,“政府表態,可視受損情況給予適當補助,但彭秀環尚未提出具體補償數額,目前正在協調。”

許水滿告訴新京報記者,災後,政府對所有受災村民都有一筆補助,彭秀環有收到。事後,各級政府部門一直與彭秀環協調補償,但彭秀環始終不接受。

對於上述說法,彭秀環的兒子蔡駝興告訴新京報記者,彭秀環的確收到過許水滿提到的那筆補助,所有村民都有,金額大約幾百元。2001年,新店鎮政府工作人員帶著5本榮譽證書和2000元現金找到彭秀環,希望表示補償,但彭秀環沒有接受。她認為四名救人英雄值得和此前一樣規格的表彰,由廈門市舉行表彰會公開頒發證書並在報紙上進行刊登,而不是由新店鎮來作出補償。

在彭秀環看來,這些年來不斷到處奔走申訴,花費的時間、金錢已經遠超受損補助所能彌補的,她最想要的,只是討回屬於他們的榮譽,不是鎮級,不是區級,而是堂堂正正的市級表彰,這是這場“馬拉松”最核心的矛盾。

但這個願望似乎難以實現。2004年1月17日,廈門市委辦公廳、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發文撤銷了對蔡進服的表彰。另外,廈門市信訪工作領導小組2003年第四次集體辦公會研究決定,當時沒有表彰的,不再表彰。




▲1999年與2023年,獲救者們兩次為彭秀環簽名作證。受訪者供圖

━━━━━

見義勇為的申請時限


彭秀環徹底鑽進了這個“牛角尖”,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最初,幾位救人英雄和彭秀環一起去相關部門“討說法”。慢慢地,其他人堅持不下去了,只剩下彭秀環一個人。

有一次,救人者之一蔡烏士萬念俱灰地勸彭秀環,“算了吧。”立刻遭到彭秀環激烈反對,“除非我死那一天!”

在蔡烏士印象裡,彭秀環就是這樣一個執著的女人。她從頭到尾都沒有放棄過,“比我們男人要強。”蔡烏士說。

在彭秀環到處奔走的二十多年裡,蔡烏士幾乎沒有出面,全由彭秀環代勞。後來他不再打漁,去了外地打工,“她(彭秀環)知道我們要賺錢養家,沒有時間精力來做這件事。”他心裡對此十分感激。

在兒子蔡駝興記憶裡,彭秀環不識字不會說普通話,出門幾乎寸步難行,只好找鄰村的“土律師”陪同。那時候父親要出海跑船,彭秀環外出的時候,年幼的蔡駝興和姐姐就被寄養在外婆家。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