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當國產劇遇見"蘇蘇":一個不完美主角的啟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年來,國產都市劇陷入了同質化的窠臼,從揮金如土的霸道總裁,到月薪八千卻全身奢侈品的職場新人,這些懸浮於現實之上的角色設定,折射出創作者對“主角光環”的過度迷戀。當藝術創作淪為造夢工具,失去了對生活的真實觀照,其藝術價值也將隨之消解,最終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而近日芒果TV熱播的劇集《180天重啟計劃》則像是一顆跳跳糖,從開場母女同時懷孕的炸裂“狗血”劇情,一步步引入了兩個破碎、不完美,卻又熱烈活著的主人公。




反標簽化人設:解構精致背後的生存真相


前幾年,網上流行一句話“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說出了大多數職場打工人想逃離的心聲,但逃離之後,等待我們的真的是詩與遠方嗎?支付寶錦鯉女孩信小呆的經歷給了我們一個現實的注腳——即便中獎1億,辭去穩定的國企工作,在環球旅行一年後,她依然要面對人生的迷茫與困惑。這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現實,揭示了現代人精神困境的本質:我們渴望逃離的,或許不是具體的工作,而是生活本身的不確定性。

傳統影視劇習慣於塑造完美的主角,為他們披上耀眼的光環,仿佛人生存在標准答案。但在現實中,每個成年人都被困在柴米油鹽的日常裡,為房貸、教育、醫療等現實問題所困擾。觀眾需要的不是虛幻的完美人設,而是能夠映照自己生活困境的鏡子。


《180天重啟計劃》裡蘇蘇分手離職後,看似灑脫,擁有了為自己而活的拼勁,然而劇情並沒有開啟逆襲的過程,失業又失戀的她只能回到重組家庭,擠進繼父和母親的小家。社會總覺得成年人是能夠按照社會的時鍾去成長、產生價值,但是人往往在此時更害怕失敗,不願意面對與社會期望相反的現狀。就如蘇蘇在劇中的獨白“我今年二十八歲了,既做不成誰的小孩,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大人,生活被自己搞得一團糟,對人生失去方向與興趣,我知道人生艱辛,也知道現實世界和童話生活全然不同,但是我就是太累了,不想面對這麼沉重的人生。”




《180天重啟計劃》以一種近乎直白的勇氣,將一個生活支離破碎的女主角推到了觀眾面前。她的困境不是精心設計的戲劇沖突,而是每個成年人都可能遭遇的真實寫照——職場失意、感情破裂、家庭矛盾,這些看似狗血的劇情,實則折射出現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背負著比劇中人物更為沉重的創傷,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偶像,而是一個能夠理解並承載他們痛苦的鏡像。這種共情不是通過生硬的說教達成,而是讓觀眾跟隨主角在生活的泥濘中蹣跚前行,在每一次跌倒與站起中,獲得治愈的力量。疲憊的心靈也需要一個漸進式的修復過程,而不是被強迫著“強行開機”。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