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美俄关系重启?中国会面临怎样的局势?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但是,危机的长期化和战场疲劳感,如果导致民众认为没有明确的胜利前景,那么可能就会支持改革或更换领导人的呼声。根据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KIIS)的民调,截至2024年12月,乌克兰人对泽连斯基的信任度为52%,与2022年3月高达90%的支持率形成对比。如果按照特朗普目前的“停火方案”,泽连斯基既要接受接近五分之一的领土被俄罗斯控制的现实,在停火后举行总统大选,又缺乏类似于北约式的集体安全保障机制,其强人形象将受到打击,从而影响未来乌克兰的政治格局。这也是为什么泽连斯基无法在领土主权、安全保障等问题上轻易妥协的关键。


美俄关系重启?中国会面临怎样的局势?

2月13日,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通报“双普通话”时的一句话引人注目,乌克兰肯定会以某种形式参加结束战争的谈判,欧洲暂不确定,但俄美之间将会有一条单独的双边谈判机制。怎么理解其中的意思?美俄关系的缓和是所有问题中最上位的问题吗?


显然,多方参与谈判不符合特朗普追求的效率优先,也难以实现快速停火。特朗普的“停火方案”以美国的单方主导为基础,追求“速战速决”。在形式上,美国对多方参与、效率低下的和平峰会不感兴趣。特朗普似乎希望通过双轨思路开启美俄、美乌双边谈判,以“逐个击破”的形式迫使当事方接受美国方案。

考虑到欧洲在停火止战等诸多问题上不但与美国俄罗斯的立场相距甚远,内部都难以形成统一声音,这在特朗普看来又会拖累谈判进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俄罗斯在“不需要欧洲参加谈判”这个问题上的表态相似,特朗普也可能以此为条件,吸引俄罗斯回到谈判桌。

至于美俄关系的破冰,双方都存在不少掣肘因素。对俄而言,拜登时期推动的美对俄实施的全面遏制和对抗格局已经固化,两国先后退出几乎所有军控条约,政治精英的互信归零导致对抗思维的惯性难以扭转,俄政治精英和民众的“拒绝再被西方欺骗”态度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在没有明确停火方案之前,特朗普任何单方面的对俄政策缓和也将面临风险。同时,特朗普需要利用“俄罗斯威胁”继续强化欧洲对美安全依赖,迫使北约承担更多安全成本,因此对对危机爆发后美俄元首的首次会晤成果不宜期待过高,即使双方在停火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在其他领域的对抗与遏制仍将持续。

特朗普此前曾提出,中国可以在促成俄乌停火方面发挥作用。但从目前的策略和进展来看,他可能并不希望中国作为“调停方”参与谈判,打破“特朗普主导下的停火”这一叙事,不希望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方抢风头。


与此同时,在拒绝部署美军参与停火后维和任务的考量下,又期待中国成为安全保障或维和进程的参与方,并期待中国乌克兰的战后重建提供物质力量。简单而言,特朗普既想要中国为他的“和平计划”顺利实施出力,但又不想中国因此在大国关系和地区事务中拓展影响力与话语权。

实际上,劝和促谈是中国乌克兰危机上的一贯立场,对话谈判也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出路。从某种程度上讲,特朗普对停火止战的态度及其“和平计划”中的很多要点,与中国此前发布的立场和文件在思路上有契合之处,这对于此前批评中国立场的不少政客和媒体而言非常讽刺。从目前看,为确保解决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源,达成公平、持久、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需要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其中。

考虑到危机持续的时间和所造成的残酷代价,如果特朗普急于求成,在回避当事方与利益攸关方核心关切的情况下强推冲突冻结,而临时停火协议又缺乏有效执行和监管,很可能导致乌东地区变成下一个打打停停的“加沙地带”,无法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持久和平。而如果谈判因特朗普失去耐心而破裂,则又会重回激烈的热战阶段。

因此,美俄恢复高层接触恐怕只是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62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