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影史票房最高動畫!「哪吒」當年有多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文作者是小萬撰稿人@沙彌 專注在國產片裡淘金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用超50億票房和絕佳的口碑,創造了中國動畫電影史上的票房紀錄和高光時刻。


時隔5年,哪吒終於歸來了!



由餃子執導、原班人馬打造的續作《哪吒之魔童鬧海》,目前預售票房已破5000萬,穩居春節檔預售第一梯隊。

影片講述了龍族被申公豹從海底放出後計劃血洗陳塘關,重塑肉身的哪吒再次迎來殊死一戰。

熟悉的哪吒、敖丙及小妖們令觀眾倍感親切,新加入的四海龍王人、神秘角色鹿童鶴童,又為大家帶來更多故事懸念。

在新片上映之前,小萬想帶大家回顧一下當年這部經典之作,還記得你第一次在銀幕上和這版“哪吒”相遇時的場景嗎?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魅力,當然是經典神話故事被加以新改編,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首先是故事燃。

人們心中熟悉的小英雄哪吒,變成了聞風喪膽的混世魔王,“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昔日的死對頭敖丙竟然又成了哪吒的宿命羈絆,時而化身知己相互陪伴,時而劍拔弩張對立決斗。



另外一個重要角色太乙真人的變化也讓人大跌眼鏡,操著一口流利的川普,渾圓可愛。



其次是畫面燃。

制作團隊耗時3年打造,詭譎的地獄火海中,龍王盤旋而臥。



哪吒手拿火尖槍,掀起驚濤駭浪。





還有這段烈火重生,絕對是那個神話裡三頭六臂唯我獨尊的戰神。



看他直沖入雲霄與敖丙斗法,燃爆全場。



電影全片有超過1400個特效鏡頭,構成了成片的80%,場面炸裂好看。

而這一切核心都源自於電影的中心人物哪吒。



作為陪伴一代又一代人長大的經典動畫形象之一,“哪吒大鬧東海”、“割骨還父,割肉還母”的故事家喻戶曉,使其成為代表性的具有反抗意識的英雄。

日後的所有影視作品改編都是建立在他的逆骨體質之上。



1974年,由張徹導演,傅聲、曾志偉主演的電影《哪吒》講述了哪吒行俠仗義、打抱不平的英雄事跡。

哪吒身上的逆鱗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以血肉戳破皇帝的新衣。





國產巔峰動畫《哪吒鬧海》中的哪吒則是反封建反強權的象征。

電影將民間盛行的迷信求雨習俗代入到電影中,描繪了一幅百姓跪在河邊祭祀叩拜的鬧劇。



他們將龍王捧為至高無上的天神,慢慢失去了自己對生命的主導權。

到最後連龍王手底下的一個馴海夜叉也敢來到海面上叫囂,大言不慚地喊道“在龍王眼皮底子下面洗澡就是觸犯天條”。



在此番背景下,片中哪吒戲龍王無疑是對封建統治者昏庸之治的嘲弄,哪吒抽龍筋、搗毀龍王廟則是對絕對統治的正面宣戰。




到了現代題材電影中,哪吒的反叛精神已經跳脫了本體的存在,成為一種標志性的電影符號。

在蔡明亮導演處女作《青少年哪吒》中,哪吒並未登場,只留有一段荒誕的預言,說是主人公陳康生是哪吒三太子的轉世,從此影片叛逆的主題有了一個明確直接的出口。





陳康生就像是現代的哪吒,跟父親的關系疏離敏感,瞞著父母退掉補習班,帶著僅有的1000塊一頭扎進另一個男人的生活裡。

反叛家庭,反叛社會,反叛世俗定義下的愛情倫理,青春期裡無理由的叛逆就像彌漫的江水,越堵越洶湧。



電影《少女的哪吒》更為含蓄地將“哪吒”寄托在少女王曉冰身上,好學生的外表下隱藏著更為極致的叛逆。

她割脈還母以表示自己對深深厭惡著的原生家庭的決裂。



作者寫道:“她像哪吒,剔骨還母,徹徹底底地把自己再生育一回。只是她能力有限,沒辦法把自己養育得更好。”

這場反叛的結局在電影一開場就已經寫好。



而回到電影《哪吒之魔童降生》,它由80後導演餃子執導。

導演曾獨立制作反戰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獲得包括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獎在內的30余項國際大獎。

這次執筆改編神話故事,是因為他覺得 “哪吒是最有反叛精神的英雄”。






他反抗命運:

哪吒由魔丸轉世,或許來時路已成定局,但結局還得由自己來書寫。

若命運不公,就同它決斗到底。



他反抗偏見:

世人不問青紅皂白稱他為妖魔,勢要將他囚禁到死。

就算他想表達展示自己友好,也被人以最大的惡意揣摩。



人心的這座成見大山翻不過又如何?

捅破天那也是別人的事,真正能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只有自己!



他反抗生死:

既是邪物降生,元始天尊自然早就想好對策處置。

天雷劫他躲不過,作別爹娘與它正面剛即可。

花花世界3年小爺玩得夠本!





這樣一個至情至性的哪吒形象,出現在當下壓力生長的生活、工作環境中,無疑給觀眾帶來振奮和力量。

而這也是導演在電影主題深處所堅持的溫柔底色。



對於餃子這個半路出家、用愛發電用熱情去苦撐的動畫電影人來說,那些曾讓自己迷戀的電影和影人,是陪伴他、鼓勵他走下去的動力。

就像他最初用三年零八個月一個人死磕出成名作《打,打個大西瓜》後,在片尾字幕列出的那份自己心中的偶像名單。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第一部長篇動畫,是導演帶著1600人的團隊用死磕精神磨出來的作品。

40年前,上海電影制片廠先後制作了《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兩部經典動畫。

40年後,先有《西游記之大聖歸來》燃起國人對國漫的期待,後又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立起國漫新標杆,創下了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新紀錄。



而大聖與哪吒也都是神話中頗具反抗精神的代表,構成了一種傳奇的緣分。

今年春節檔,你會去看《哪吒之魔童鬧海》嗎?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點擊查看往期文章】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