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文互聯網上的內容每年都斷崖式銳減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勞東燕|“網號網證”是給每個網民安上的監視器


賬號名稱:@勞東燕2004 | 作者:勞東燕 | 平台:微博 |刪文時間:2024年7月30日

2024年7月26日,由公安部與網信辦共同起草的《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正式公布,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管理辦法擬對所有網民統一核發“網證網號”,作為唯一的互聯網全平台身份認證ID(網絡身份證)。在網民申領網證之後,無需再向各網絡應用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官方稱此舉可以“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減少互聯網平台以實名制為由采集、留存公民個人信息”。但有網民注意到,早在2023年6月“國家網絡身份認證app”就已經在應用商店出現,足以證明網證網號新規的“征求意見”僅僅只是走過場而已。


清華大學教授勞東燕首先在微博發文提出批評意見,她認為所謂的“網證網號”其實是給網民“安上監視器”,類似於疫情期間的健康寶,治理思路如出一轍,只不過是將通過健康寶的社會管控日常化與常態化了。一方面一個人所有的上網痕跡都可以被輕易加以收集,另一方面一個人的上網權益可能會需要經由相關部門的許可、批准。從技術角度而言,網證網號制度推出之後,用戶的實名信息會被集中到國家級平台上,使得個人持有的賬號一目了然、無所遁形。這不僅會更方便有關部門“落地查人”,理論上也確實可以做到“一鍵封號”、“全網拉黑”。

因此,有網友擔心網證網號最終會演變成一種“上網資格證”,甚至可能與一個人的信用分數、愛國指數之類的掛鉤,自絕於人民者將失去上網發言的資格。盡管輿論反彈激烈,官方依然壓制了各種反對聲音,強行通過了網絡身份認證制度,未來該政策將有可能把對內信息管控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澎湃新聞|盜竊倒賣數千具屍體制作植入材料、75人涉案,地方民政部門回應

賬號名稱:@澎湃新聞 | 平台:澎湃新聞網站 | 刪文時間:2024年8月8日

2024年8月8日,北京勇者律所的律師易勝華在微博上公開了一起涉嫌盜竊、侮辱、毀壞屍體案的《起訴意見書》,在多家媒體進行了跟蹤報道後,一場持續多年、影響全國的特大盜賣人體骨骼案被全面曝光,引發了全網震蕩,不少網民怒批“生前當韭菜,死後成耗材”。據媒體報道稱,山西奧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8年間從山東、四川等地非法購買了數千具屍體,之後進行肢解、清洗、輻照,加工為同種異體骨產品後銷往各地醫院,非法獲利數億元。該案涉及范圍極廣,總共有75名犯罪嫌疑人被捕,並牽涉多家專業醫療機構。警方辦案時總計查封了18余噸的人體骨骼。


該案件最觸目驚心的一個細節是:山西奧瑞公司負責人在西南地區的四家火化場總共盜竊了4000余具屍體。在此過程中,死者的家屬們可能毫不知情。如此多黑暗細節暴露出的道德淪喪、法制缺失、公權腐敗、醫風不端等問題,幾乎展現了整個社會的全方位系統性潰敗。澎湃新聞是國內首個報道此事件的媒體,而官方在第一時間就封殺了此報道,後續審查力度也是前所未有。例如,中國數字時代在2天時間內總共搜集到11篇404文章,20個被封禁的微博話題。

之後,據傳揭發盜賣屍體案的律師易勝華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他先是被北京司法局約談,微博相關帖文被刪,後又“卸任”北京勇者律師事務所主任一職,本人表示也己“做好了結束律師職業生涯的准備”。至今,這起大案再無媒體持續跟進,後續發展無人知曉。


弱信號|從住房養老金到砸鍋賣鐵,政策語言應該規范化

賬號名稱:@弱信號 | 作者:孫立平 | 平台:微信公眾號 | 刪文時間:2024年8月29日

2024年8月28日,一份重慶市璧山區成立“砸鍋賣鐵”工作專班的文件在互聯網上流傳。文件提到“重慶市璧山區區政府研究,決定成立重慶市璧山區‘砸鍋賣鐵’工作專班”。之後,有網友檢索發現,類似的表述在多地的政府文件乃至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有出現,並非重慶一地的專利,它們源於去年底國務院下發的“47號文”。該文件還點名要求天津、內蒙古、遼寧等12個重點省市,要“砸鍋賣鐵”,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從語義上講,“砸鍋賣鐵”有傾盡一切、不留後路,乃至破釜沉舟之意。但這樣的俗語出現於政府文件中,還是讓不少網友感到怪異,認為它在表達上很粗鄙,用法上很模糊,很像是出自高層某人的原話。有網友對此調侃道“不是很懂,為什麼要砸鍋賣鐵?直接把鍋賣掉不行麼?為什麼一定要砸爛變廢鐵才賣呢?”

微信作者孫立平撰文批評了政策語言不規范化,他說“住房養老金和砸鍋賣鐵,這樣的語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規范化。一變成政策語言,就往往就模糊不清,甚至引起誤解。”而“現代政治是一種規范化、制度化的政治,過於模糊的語言只能降低社會生活制度化、法治化的程度,並為隨意濫用權力留下空間。”對於大力清理地方債而言,有相當多的金融領域詞匯可以使用,但領導人依然選擇了最土味與狼狽的說法,一方面足見行政語言的腐敗,另一方面則能看出整個政府的“草台班子”屬性。誠如網友所言,從“砸鍋賣鐵”中只看到愚蠢的決心,沒有看到高明的手段。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