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狹路相逢,誰才是年末第一爆款?(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白夜破曉》 (《白夜追凶》第二部) 上線的前一周,遲遲沒有官宣定檔的消息,故弄玄虛的宣發以及時隔七年的期盼,讓這部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2017年,在那個網劇粗制濫造的年代,《白夜追凶》的橫空出世讓觀眾看到了一種全新類型的巨大可能性。


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卻又共用同一身份的設定,讓《白夜追凶》在《無罪之證》 (豆瓣評分8.0) 強有力的競爭下,一舉拿下了8.9的高分。



第一部的結尾充滿了遺憾,成為了無數人的白月光,觀眾等了七年,就為等到一個結局。

在劇中,時間僅僅過去了兩個小時,但是在劇外,時間已經流逝了七年,許多事情都發生了改變。隨著第二部的上線,有人驚喜,也注定有人失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大結局播出後,劇集評分迅速降到6.3分。並非是《白夜破曉》本身的水准下滑,我們能看到主創團隊力求原班人馬的誠意,也能看到文本層面的戲劇張力。但是在這樣一個截然不同的網絡環境下,不進步就等於退步。

同樣,《白夜破曉》也沒有逃過“神作續集”的魔咒 (本文不涉及劇透) 。




單純探討《白夜破曉》在文本層面的起伏沒有太大的意義,在具體討論之前,我想插入另一部同期上線的刑偵局《我是刑警》進行對比。

事實上,這兩部劇雖然都是以刑偵探案為題材,但是單純的橫向對比並不會體現出有意義的好與壞,只是由於創作上的本質區別,將兩者放在一起對比能夠讓枯燥的劇情變得有點意思,僅此而已。

其中最明顯的區別在於:“群像刻畫VS雙雄模式”。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