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蔣介石: 蔣介石收到陳潔如的信,寥寥數字卻讓他淚流滿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晚年,舊情難忘的蔣介石曾給遠在香港的陳潔如寫了一封信。


1971年,陳潔如回了信,蔣看過後卻淚流滿面,不久後又傳來一個讓他悲傷的消息。

陳潔如原名陳鳳,是蔣介石的第三任妻子。


兩人初遇時,陳是豆蔻少女,蔣對她一見鍾情。



陳潔如祖籍寧波,出生在一個家境優越的紙業商人家庭。

12歲時,父母送她去愛國女子學校上中學,她知曉英、俄文。

一天,陳潔如去閨蜜朱逸民家玩,突然聽到門口傳來汽車的聲音,3位客人迎面走來,是孫中山帶領2個人來探望朱逸民的老公張靜江的。

陳潔如微笑著與他們點頭示意,卻發現其中一個男子緊盯著自己看,四目相對下,她慌亂地低下了頭。

過了一會,陳潔如見時候不早了,也起身離開。可剛走下樓,卻發現一個男人筆挺地立在門口,正是剛才那名盯著她看的男子——33歲的蔣介石



“冰清玉潔、純潔無瑕”,這是蔣介石第1次見到13歲的陳潔如時,腦中閃現的詞語,“潔如”就是他後來為她改的名字。

可陳潔如卻對這個唐突伸手攔自己的人卻沒什麼好印象。

“你住哪裡?我送你回去吧!”

面對這個陌生的怪叔叔,她報了個假地址搪塞:“西藏路88號”,然後低眉轉身,匆匆離開。

沒想到不久後,家裡竟來了位不速之客。



這位客人笑中埋怨:“原來你家是33號啊,叫我好找!你知不知道我挨家挨戶來來回回找了好多遍?”



“你找我作甚?”

“你不明白我的心思嗎?我想娶你!”

陳潔如嚇得拔腿就跑。

蔣卻窮追不舍,又搬出張靜江夫婦牽線搭橋,陳潔如依然不為所動,對他冷若冰霜。

1921年,陳父突然心臓病離世,母女二人頓時無依無靠,15歲的陳潔如傷心欲絕。



沒想到蔣介石竟身穿孝服出現在葬禮上,恭敬地點香、上蠟燭,虔誠地跪下行三叩禮,又忙前忙後幫著打理後事。

在陳家母女最脆弱傷心之時,蔣介石用默默關心贏得了好感。

他又趁勝追擊,不久後讓人上門提親,告訴陳母自己已與妾室姚冶誠簽訂離異協定書,而原配毛福梅已虔誠禮佛。

陳母便不好再反對,可陳潔如依然不放心,不肯嫁給他。

蔣介石將只身一人的陳潔如賭在飯店包間裡,拿出刀作劃手腕狀發誓:

“我將用我的鮮血,為你寫下一張永愛不休的誓書。”

陳潔如哪見過這陣勢,瞬間嚇得花容失色,

“請將那把刀放下!我相信你,只要你放下刀!”

就這樣,蔣介石終於抱得美人歸,他信誓旦旦地保證:“你將是我獨一無二的妻子”。

1921年,在張靜江夫婦的見證下,15歲的陳潔如嫁給34歲的蔣介石



他們在一起度過一段幸福的時光。蔣經歷幾次風波,陳都生死與共、不離不棄。

通曉英、俄文的她還成為賢內助,幫丈夫翻譯和應酬,被黃埔軍校的學子們尊稱為師娘。

然而,這段感情卻沒有熬過七年之癢。

1926年7月,蔣在寫給張靜江的信中吐槽道:

“潔如之游心比年歲而增大,既不願學習,又不知治家,家中事紛亂萬狀。”





他對妻子已有了不滿,更深的原因是他又有了新的追求目標——白富美宋美齡

他開始對宋窮追不舍,而對陳潔如卻編織各種謊言。

一天,蔣興奮地對陳說:“明晚孔夫人宋靄齡請我們吃鴿子餐,她讓我們3點到,你先去吧,我要5點才能離開軍校。”

陳出發前,他又特意叮囑:“我有地位但缺少聲望,這次機會實在太重要了,可直接與孫中山身邊的親人建立聯系,我將來要將孔宋蔣三家緊密連接起來!”

陳潔如點頭,認真地說:“放心吧,我會盡我所能幫你實現願望的”。



她哪裡會想到,丈夫所說的“緊密連接”竟是指聯婚。而此次,她先單獨前往,不過是接受宋家姐妹對她的盤問和審視。

她們問了很多隱私的問題:


“你跟丈夫吵過架嗎?”

“你丈夫的原配妻子為難過你嗎?”

“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什麼情況?”

......

通過這一個個無休止的隱私問題,宋家姐妹證實了蔣所說的妻妾情況。

終於到了攤牌的時候。

一天,蔣神色黯然地說:“我已走投無路。要想繼續貫徹我一統國家的計劃,唯有你幫我做出犧牲。”

“我能做什麼?”陳潔如不解地問。



“避開五年,去美國留學,讓我娶宋美齡,獲得孔、宋家金錢、軍火支持,繼續推動北伐事業。”

蔣停頓了下,一字一句地強調:

“這只是一樁政治婚姻!”

猶如五雷轟頂!陳潔如愣住了。蔣卻苦苦懇求,不停地勸說,甚至對天啟誓:

“給我5年時間,我定恢復與你的夫妻關系,否則天打雷劈,放逐海外,永不回來!”

陳潔如是愛他的,為了丈夫的前程,只好忍淚答應。






1927年,開往美國的輪船即將啟航,她站在甲板上回望故土江岸,滿眼眷戀。

船過日本時,日媒還報道:“蔣夫人搭輪赴美,今日船過神戶上岸游覽。”

這是她人生中最後一次被媒體冠以“蔣夫人”的稱謂。

孤獨的海上顛簸之路,無線電裡傳來了令她心碎的《蔣中正啟事》:

“原配毛氏與中正已正式離婚。其他兩氏,本無婚約,現在與中正脫離關系。”

陳潔如幾乎一路哭到美國,剛到美國不久,就傳來了蔣宋結婚的消息。



那一天,新人笑,舊人哭。

盛妝打扮的宋美齡笑靨如花地定格在報紙頭條,而憔悴落寞的陳潔如在公寓裡獨自垂淚。

此後,她還曾因情緒崩潰一夜未眠失魄發瘋。“兩手對桌瘋狂亂舞,嗓門提到最高點亂吼”,直到被吵醒的鄰居敲門而入,她才漸漸平靜下來。

她甚至想到了輕生。

她絕望地來到紐約河,萬幸被一個“灰發的老爺爺”阻攔,並對她說了影響一生的話:

“別做傻事,自殺是懦弱者的解決之道。不要自悲自憐,學著過有用的生活。”

從此,陳潔如再也沒想過輕生,她發奮圖強,苦修英文,學習園藝和養蜂,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碩士學位。



5年後,她悄悄歸國,深居簡出、隱姓埋名,用“陳璐”這個名字度過余生。

她孤身一人,沒有再嫁,也沒有生育孩子,收養了一個女兒。

為自食其力,她曾做過私人家教,教中、英文。

汪精衛之妻陳璧君想利用陳、蔣之間的嫌隙,拉陳潔如進汪偽政權,還許諾高頭銜,卻被陳一口拒絕。

晚年,舊情難忘的蔣曾寫信來安撫她:“往昔風雨同舟的日子裡,所受照拂,未嘗須臾去懷。”





1971年,他收到了陳潔如的回信,也是最後一封信,讀完後卻淚流滿面。

寥寥數字寫盡了陳潔如的辛酸:

“30多年來,我的委屈惟君知之,為了保持君等國家榮譽,我一直忍受著最大的自我犧牲……”

不久後,又傳來一個讓蔣更悲傷的消息。

65歲的陳潔如在香港寓所中風淒慘離世,身邊無一人,直到幾天後才被閨蜜發現。

陳潔如曾在自傳中寫道:

“我在路上被那些知道我過去的人認出的時候,他們總是好奇的瞪眼看我,指說那個女人就是蔣介石為了迎娶宋美齡而遺棄的可憐人!”

人生七年,改變了她的一生。

她的被迫成全與犧牲,對她來說,卻是一生道不盡的心酸。



end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