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韩国: 春节争夺战 中国击败越韩国国(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传统节庆春节成功入列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众普天同庆准备在一个月后迎接首个非遗春节的同时,也在高呼中国在这场春节溯源争夺战中获胜。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星期三(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的介绍文说,春节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中国民众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并促进社区和谐。 春节不仅弘扬家庭价值观、社会凝聚力与和平,也为中国人民提供身份认同感和文化延续感。2024年农历新年期间,莫斯科街头挂满春节装饰。 (Reuters)


消息公布后,“春节申遗成功”词条迅速登顶微博热搜榜,不少中国网民形容这是“中华民族的头等好消息”,正式向全世界宣告“春节中国人民的春节”。

有网民期望能得到更多的春节假期,“申遗成功了,还不多放几天假,直接放到元宵节吗?”但也有网民冷眼看待称,即使申遗成功,现在连烟花都放不了,过往春节的年味已所剩无几。

互联网欢天喜地的舆论氛围很快就变成针对韩国越南等邻国的冷嘲热讽。 有网民说,近几年韩国越南频频挪用中国的文化并占为己有,韩国偷走了中国的中秋节、端午节、泡菜,这下春节终于偷不走了,怕是破大防了吧。

有网民说,虽然中国庆祝了几千年的春节不需要得到联合国的认可,但是可以让韩国人破防,就是好事。

还有网民呼吁应禁止媒体再将春节翻译成“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应该“严谨一点,写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华人新年)、Chunjie(春节的音译)或是中国新年”。




不仅是网络舆论,官方媒体也纷纷发文强调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价值。

新华社报道称,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中国传统节庆。 数千年来,春节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重要作用。

报道说,随着海外传播范围的日益扩大,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春节申遗成功对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实践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则称,此次申遗成功,代表了国际社会不仅认同中国文化及其和平和谐的价值观,也认同春节所承载的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良好关系等人类共同价值观。

截至目前,韩国越南媒体没有就中国春节申遗成功进行广泛报道,但有韩国媒体留意到中国网民针对韩国的言论。 其中有媒体称,将“农历新年”称作“中国新年”缺乏包容性,因为韩国越南等国家也在庆祝春节

春节争夺战

春节是以农历计算的中国传统新年,在韩国越南泰国、新马等全球20多个国家都是法定假日。 据《人民日报》统计,目前全球约有五分之一人口庆祝春节

中国人包饺子、搓汤圆等传统习俗不同,各个国家的民众会因地域文化不同而过上截然不同的春节。 如新马一带的华人过春节时一般会和家人朋友“捞鱼生”,韩国人是吃年糕汤,越南人则习惯在春节期间包粽子。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6 Seconds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