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化债远未结束,财政是中国经济矛盾的总根源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再次看地方债务问题。“虽然化债缓解了流动性风险,但化债远未结束。”罗志恒认为,10万亿资金化债激发了地方政府积极性,但是隐性债务可能仍然存在,城投转型任重道远,要构建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防范隐性债务卷土重来。


以后还会不会再有债务问题?有没有可能进一步化债?罗志恒认为,这要从债务产生的原因角度考虑——债务的产生与财税体制、宏观环境有关。

“过去十年,中国的财税体制在不断完善。从中央和地方的支出占比、收入占比来看,中央收入45%,地方收入55%,中央支出14%,地方支出86%,这样的收入和支出占比结构过去十年没有特别大的变化。”罗志恒说,过去债务问题的产生与宏观环境的变化有比较大的关系,比如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带来宏观税负下降、中央对地方的多元目标考核使得地方政府支出责任范围扩大和刚性程度上升,以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房地产、金融领域的风险需要财政去防范化解等。




当前,中国处于从债务和投资驱动转向科技和消费驱动的增长模式,必然意味着债务问题可能持续存在。罗志恒建议,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建立债务化解的长效机制上,比如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债务和资本预算、推动城投平台转型、稳定宏观税负等。

对于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罗志恒认为,很重要的方式是把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到中央政府,减少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地方政府)如果干的事情很多,但是财力又有限,自然而然会以其他方式寻找资金来源,有的是‘砸锅卖铁’,有的是‘远洋捕捞’,有的是隐性债务。”他说。

接下来财政需如何作为?


进入2025年,面对“2+1”新的经济运行主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财政要如何发力?罗志恒认为,要从五个方面优化财政政策理念和具体举措。

第一,赤字率突破3%至3.5%以上,乃至接近4.0%,扩大总需求,提振信心。




首先,3%只是最狭义的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率可能要突破3%,3%这条线不是一条所谓的警戒线。”罗志恒举例说,今年我们的广义财政赤字规模接近10万亿元,接近GDP的7.7%。

其次,3%财政赤字率发源地欧盟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在面对危机时赤字率也早已突破3%,在实践层面3%也不是所谓的铁律。

再次,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财政赤字率应该更高一点,以更好地发挥出逆周期调节的功能。

最后,因为3%的信号意义非常强,当财政赤字率突破3%以后,除了力度增大,也会释放政策要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决心。“这非常重要,影响到预期。要从稳定的角度来看赤字率。”罗志恒说。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