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经济学者接连发出警告 2025年或成转折点?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国国家安全部去年底发文,将网络和媒体上“唱衰“经济的行为看作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并且严禁相关言论。但近来,接连有知名学者对经济发出警告,这在舆论界引起强烈关注。即使如此,也有学者依然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25年出现转折。这种矛盾的言论反映出了中国经济的何种现实?


刚刚进入12月,中国经济似乎有些转好的迹象。11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1.5,连续第二个月扩张,是6月份以来的最快增速。中国官方的11月制造业PMI也从10月的50.1升至为50.3,高于经济学者预期。

但这些数据都难掩舆论界对中国经济整体形势的悲观。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周二(12月3日)当天,在深圳的一个投资研讨会上列举了多项中国近年来经济的主要数据。


美国彭博社的报道,高善文提到了青年失业率在十月份高达17.1%;过去3年,约有4700万城镇劳动力无法找到正式工作。他还提到了过去3年,中国GDP总量可能被高估了10个百分点,官方经济增长数据可能存在误差。

生机勃勃的老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和生无可恋的中年人

这些数据在如今的中国并不显得稀奇。青年失业率去年上半年就超出了20%,甚至国家统计局也一度停止发布这一数据;而再度发布后,统计标准发生改变,这一数据才稍有下滑。

身在美国西雅图的经济观察人士蔡慎坤对本台记者分析说,中国实际上的失业情况比表面上的数据更加严重,“高善文说的是4700万,但我觉得现在不能正常就业的,或是已经失去就业机会的人已经远远超过一个亿,这是中国非常严酷的一个现实。”

蔡慎坤曾是凤凰网“十大最有影响力名博”之一,长期撰写经济观察文章。在离开中国之前,他曾创立了产值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但目前该企业已经在关闭过程中。


在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同时,中国在职人员的薪资也出现了普遍下调。在中部某二线城市国有银行工作的“包先生”告诉本台,他所在的银行已经降薪,“年薪刚刚降了10%多一点,之前是总行降薪。”他解释说,经济下行影响了银行的经营状况,“目前银行的贷款、对公存款受经济形势影响很困难;个人存款多一点,但这是由于老百姓不愿消费、缺乏投资渠道、存钱避险的影响,而且存款太多而贷款不足也是亏钱的。”包先生出于安全考虑,以匿名接受采访。

根据新浪网转载的高善文演讲稿,他也提到了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在疫情后下滑的现象。但高善文强调,更为严重的是消费者信心下滑严重。他说,疫情以来消费疲弱,居民对收入增长缺乏信心;一个省人口越年轻,消费增长越慢;一个省人口越老,消费增长越快。高善文还引用了市场上一个流行的句子来概括消费市场上的畸形状况:生机勃勃的老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和生无可恋的中年人。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预测中心经济学者俞伟雄对记者分析说,年轻人和老年人消费的差别是世界共通的现象,“老年人通常已经有很丰厚的资产,资产增值很久了,还有退休金等等,所以通常在西方世界也是如此,通常年轻人是最穷。”但他说,中国的特殊情况是,民众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明显偏低,“全世界平均水平是65%到70%,中国是45%到50%,这是非常扭曲的一个现象。”他说,从数据看,即使是中国老年消费者手里有余钱,相比于西方国家的老年人来说,其消费也是偏低的。


俞伟雄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中国政府在经济分配上的思路问题,“过去这几十年要所谓的高成长,把大量的国家资源投入在这些,以前是基础建设,现在是所谓的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上。”他强调,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国家累计的财富本来应该分配给家庭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就更少了。

言必称日本

上周开始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中国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汇丰内部活动上的演讲中也专门提到分配问题,他并且指出,财富在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分配“就是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问题”。

付鹏在那次演讲中以日本为例来说明分配的重要性,他指出,日本从1990年代初《广场协议》后开始经济衰退,日本政府通过举债用于了对那一代居民的补偿,支撑他们的教育、医疗和养老。付鹏提到日本,似乎反映了某种舆论的期待。

近几年中国经济下滑,舆论界反复把当今中国与90年代的日本相比,或是期望中国能像日本那样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实现平稳过渡,或是感觉中国也可能像日本那样经历“失去的三十年”。截至目前,本台尚无法独立核实网传有关付鹏的演讲稿内容。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