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辱華: 都"辱華"了,為什麼這次不抵制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01


優衣庫又“說錯話了”,但某種程度上說,他怎麼說,都是錯的。

前兩天,BBC發布一個的新聞,內容是:


優衣庫的創始人柳井正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表示不使用新疆棉。

這話一說,國外很多讀者都覺得,是不是新疆棉真的有什麼問題?

而國內則分成兩撥:

一種是抵制優衣庫,不買優衣庫了,打倒優衣庫,小日本亡我之心不死。

另一種嘛,開始反思,說國內廠商都愛稱自己是歐盟標准,美國認證,日本進口,但國外就以不含中國成分為榮,雲雲。

總的來說,都是屁股決定立場,各說各的理。

但我對這種站隊這種事,已經不是很關心了。

我更關心:官方會做出怎樣的應對?

因為這是一個窗口,能夠觀察到官方對於對外開放的態度,以及輿論引導的偏向。

不得不說,這一次,官方變得成熟了。

外交部發言人對國外記者提問如此回應:

“新疆棉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希望有關企業能排除政治壓力和不良幹擾,自主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商業決策。”

這個回答我認為水平很高。



因為過去的回應思路,往往是一棒子回擊過去,態度強硬,奉勸!收手!不要造謠!

比如對HM,就是一個大寫的“荒謬”!



這樣做,雖然鼓舞人心,但很可能會導致部分外國人的負面觀感,以及國際關系的緊張。

而這一次,很成熟。

成熟在哪裡?

這要從BBC的所帶的節奏說起。

02

其實BBC的這個采訪,確實是不懷好意,而且是有悖新聞道德的。

節目組本身定的邀約,是想請柳井過來,談談優衣庫的企業文化,問問為啥能賣那麼好。

但中途突然很有針對性地問一句:優衣庫是否使用了新疆棉?

柳井正作為一個老企業家,還是比較拘謹的,立馬意識到這個問題來者不善。

一方面,中國是優衣庫全球最大的市場,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西方的政治正確是什麼,很怕被逮住辮子,也被列入什麼清單。





所以他是這樣回答的:先是吞吞吐吐地說出“沒有使用新疆棉”,緊接著又表態我們不想涉及政治,這個話題到此結束。

“如果說得更多,就太政治化了”。

但BBC等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和轉載時候,在新聞描述和標題上,把柳井正的“沒有使用”,變成了“表示不使用”。

然後把這段柳井正和記者說的日語,改成了英語提問,日語回答,做出了一個翻譯不同的版本,其目的就是為了海外觀眾意識到對立。

最後,把主題為宣傳優衣庫的企業文化的采訪,硬是按上了“優衣庫宣稱不使用新疆棉”的標題。

傾向性非常明顯了。



那麼為什麼BBC特別想搞新疆棉呢?

在過去,美國是世界第一棉花生產國。

但從2000年前後,這個“第一”就變成了中國

目前,全球有20%至30%的原棉都來自中國

中國40%的原棉都來自新疆,其中很大一部分出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相較於普通棉花,新疆的長絨棉,因為日照充足,品質優異。

數據統計,新疆地區生產的棉花占世界棉花產量的20%以上,是全球紡織品供應鏈中的主要生產者。

全球每5件棉質衣服中,就有1件是新疆棉。

介紹到這,或許就能明白,為什麼英美要抵制新疆棉。

嘴上喊著主義,心裡還是生意。



當年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靠得就是紡織業的發展。

可是現在,中國卻成了世界紡織行業的中心,打蛇打七寸,他們瞄准了新疆。



怎麼打擊呢?

強制阻止,不太現實。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新疆生產的棉花占中國棉花總產量約85%,許多世界著名的服裝品牌,均使用了新疆棉花。

如果全面阻止新疆棉進口,各國的的服裝制造商肯定不答應。

於是,他們就立了個題目,說新疆棉的生產違反人權,不安全!



然後外包一些機構,出台一些所謂的報告。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一看,就信了。

不僅如此,在2021年,美國海關還同樣的理由,扣押了一批優衣庫的T恤,搞得優衣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根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的報道:北約、美國國務院、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以及日本政府等通過資助類似ASPI機構,來煽動歇斯底裡的反華情緒,為真正的“金主”謀利益。

澳大利亞前外長鮑勃·卡爾也指責過:一些機構“片面地、親美地看待世界”。



但在輿論場,造謠總比辟謠跑得快。

比起BBC等大媒的影響力,這些聲音還是太弱了。

03

怎麼應對這種不利的局面。

我最近感受到了官方的一些變化,過去呢,是強懟。

但強懟的弱點是,我們的媒體聲音很難出海,最多是國內民眾在聽。



聽多了,一些民粹就會抬頭,以至於對所有的西方媒體、外資喊打喊殺。

影響國際關系,國際貿易,不好。

其次,回應得太強硬,

很可能會制造“塔西佗陷阱”,讓人覺得你說什麼都是錯的,此地無銀三百兩。



所以今年以來,我們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是單方面擴大對西方的免簽力度,讓更多的外國人來中國看一看。

這個策略,是從不少油管視頻主播正面報道中國的案例中得到啟發。

一些外國博主來到中國旅游打卡後,發現中國並沒有西方媒體說的那麼妖魔化,甚至不少地方比自己的國家還好。

為什麼不能讓更多的外國人來中國看看,了解真實的中國呢?




從年初至今,我們隔斷時間就宣布新增幾個單方面免簽國。

這個月就有日本,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9個國家。

攜程的數據顯示,試行免簽政策首日,9個新增免簽國入境游客同比增長104%。

效果還是有的。

第二個策略,是進一步打開大門,應對川普的封閉主義。

前不久,川普宣布要對中國加征10%的關稅,同時對盟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關稅。

消息一出,墨西哥總統指著美國鼻子罵背信棄義,並表示會同等報復。(2020年美中墨三國簽訂協議,對盟友商品基本免稅)



但同一時間,中國卻在召開“鏈博會”,主動邀請世界各國企業來中國看看。

蘋果CEO庫克也是現身會場,在多家中國供應商的展台前駐足良久。

記者問她,如何看待蘋果在中國的合作伙伴?



庫克說:“沒有中國的合作伙伴們,蘋果無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今年以來,庫克已經三次來華,馬斯克更是多次訪華,甚至他的生母也是到中國為某品牌床墊代言。



2024年,中國貨物貿易總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外貿企業數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

盡管美國一直想搞貿易戰,但大量的美國企業,都離不開中國的供應鏈。

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不穩定性增多之際,中國高調宣示反對“脫鉤斷鏈“,努力利用國內大市場來對沖逆全球化的影響,盡力維持全球化。

我認為在格局上,是勝過美國的。

而外交發言人應對此次輿論危機,應對也是大方得體:

“新疆棉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之一,希望有關企業能排除政治壓力和不良幹擾,自主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商業決策。”

首先,不正面懟,避免掉入對方設置好的議題陷阱。

其次,表示了對優衣庫等企業的理解和寬容,彰顯了格局。

最後,也避免了助長民粹的風氣。

挺好,智慧多了,希望保持下去。

04

最後從純商業角度角度分析,為什麼優衣庫不用新疆棉?

正兒八經的新疆長絨棉,價格在1.6萬/噸左右,比起普通棉花要高出33%左右。

優衣庫主打親民低價,犯不著給自己徒增成本。

它的定價,就決定了他不會用新疆棉。



此外,我忍不住要揭露一下:

不僅優衣庫不用新疆棉,很多國內企業也是不用新疆棉的,

甚至都不用國內普通棉花,而是用比較差的進口棉花,因為進口比普通的還要便宜20%左右。

而且!不少國內企業明明用的是進口棉花,卻偏偏

在標簽和宣傳上弄虛作假,說自己用的新疆棉,坑害消費者的智商和感情,以及錢包。

在某低價電商,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很多標簽說自己新疆棉的,實際上連棉花都不是,是低等的化纖紡織材料。

同樣的手法在羽絨服上也有體現,說好的鴨絨、鵝絨,結果全是人造絨。

這就不能忍了。

你們有種就學著BBC、川普去砍外國一刀,別欺負自己人啊!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