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徐志摩的最后24小时,一举一动皆在告别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他乘坐的是“济南号”邮政飞机,保君健送的免费机票,飞行员是机龄11年的王贯一,副驾驶员叫梁璧堂。


起飞前,徐志摩给林徽因夫妇发了电报,请他们下午三点接机。

10点钟飞机到达徐州,停留了20分钟。期间,徐志摩给陆小曼写了一封信,称头痛不欲再行。


但飞机临飞前,他又改变了主意,想着再坚持一下,便转身钻进了机舱。

几个小时后飞机行至济南开山附近,突遇大雾迷漫,不辨方向,飞机撞山粉碎。

空难原因,一说是天气原因,一说是飞机漏油导致机械故障。

两年后,朱自清无意间从保君建那里听到一个小秘密,记录在日记里。

大意就是当时驾驶飞机的并不是王贯一,而是副驾驶员梁璧堂。

“惟好文学”的王贯一,当时坐在第二排,侧首向后与坐在后排的文学偶像徐志摩交谈。

没想到突遇浓雾,梁璧堂来不及反应,飞机瞬间撞山爆炸。



不管最终是什么原因,徐志摩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34岁。

回顾他最后的日子,仿佛冥冥中注定一般,他的一举一动似在告别。


在最后一次从北京上海时,徐志摩鬼使神差般几乎见了所有北京的好友。到南京时,他又见了许多好友。

那张寻杨杏佛不遇写下的纸条,被杨一直珍藏,并在旁边写上“志摩绝笔”。

没能挽留住徐志摩不上飞机的韩湘眉,懊恼地写道:

“早知如此,我们一定用新麻绳将你捆起来,不许你动,锁在屋里,不让你出去。”

朋友似有所感,却又无力改变什么。




徐志摩之坟陵,现已不存,墓碑曾经历3次变迁。

最先由胡适提写的“诗人徐志摩之墓”的碑文,在动乱中荡然无存;

接着才女凌叔华提写了“冷月照诗魂”的碑文,也未能幸免于难;

后来,乡亲们在西山北麓白水泉边,以白石铺地,青石为阶,建一个似弯月的半圆墓台,寓意“新月派”,墓碑旁雕刻诗人那首家喻户晓的《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正中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写照,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