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特朗普: 希望川普打破美国医生工会的垄断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美国医生工会故意囤货居奇,将正牌医生人数限制得很少,因为人数不够,他们只有将医生的权限下放。最近2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职业,即PA (Physician Assistant),英文字面翻译是医生助理,有些老中则把PA翻译成“助理医生”。似乎“助理医生”的译法更靠谱,因为他们也拥有处方权等传统医生的职权。


处方权是医生多么神圣的权利,传统上医生的形象就是穿着白大褂,脖子上掛着听诊器,以及笔下开着处方。现在美国本科再读二年医学相关学制的PA也有处方权,Nurse Practitioner(NP)也有。美国医生工会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医生的变态高薪,他们对降低处方质量都在所不惜。PA和NP在美国风行后,最近在欧洲的荷兰或德国也开始实施,先以小范围地试点,然后逐渐展开。

现在美国医学院纷纷采取免学费或发放奖学金的措施,所以学医成本高也不应该成为他们以工会形式维持医生奇高收入的借口。医生不同专科的收入也是天壤之别,同济校友从华大受训去德州做GI专科医生,可以挣奇高的年薪。这令当过大内科主任的风湿科医生都不满,风湿科医生嫉妒恨地说道:“GI那帮家伙懂什么?一天到晚只知道将管子往病人肠子里放”。


现在美国医学院的申请仍然是白热化的竞争,惨烈到耶鲁或圣路易斯华大的优秀的医预科学生都有几年申请不到医学院的。

有些从中国好不容易做了美国医生的校友则骄傲感曝棚,称美国最聪明的学生都学医,这是完全错误的。我咨询十几年下来,发现美国学医的学生绝非是说的那样,只是美国电影或电视剧喜欢把医生塑造成英俊、漂亮或富有的象征。

有的中国家长也是一绝,无视自己儿子是个见人说话都脸红的小中男,看见医生挣大钱非逼他去申请。结果是几年医学院申请都失败,他撞到南墙后,现在去做统计和在小屋里面对数字,这才是他应该找的职业。这不是我的学生啰,所以我可以公开说,我会直接告诉家长哪些孩子适合学医。

我遇到的美国最聪明的学生是哪些人?为那些追求自己梦想的人。试想面对每年全美只有十个Tenure-track history professor的职位开放,那些仍然找到了教职的人比绝大多数医生都聪明。

我是学医的,但是沒有做医生。自己的孩子们也都没有学医,我都乐观其成,没有给他们什么压力,我从心底里特瞧不起逼孩子学医的人。


与我在一起工作的俩位资深教授,自己和家里都有医生,但是他们两家的六个孩子都不学医。与此相反,我同时也遇到台湾医生逼迫家中四位孩子都学医,三位学出来都不当医生,一位现在是Chief Medical Officer (CMO)。同事告诉我,自己的妹妹在父亲逼迫下学医,什么专科都不喜欢,只有当精神病医生。

我太太曾经是国内辛苦的妇产科医生,也完全通过美国医生的Board考试,但是选择不在美国走医生的路。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做临床的,她现在时常说十分庆幸能够不做医生。

在这里讲个好玩的故事,刚到美国时,教我们英语的美国老太太得知我们夫妇都是学医的,一个做科研,一个做临床,但是在中国的工资相差不大,美国老太太说道:“手术刀划在人皮肤和猪皮肤是不同的”。现在医生不值钱的状态,在国内也已经不存在了。


医生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们别说我葡萄酸,我对同济的美国名医们说过,我根本不酸你们,只是为你们的成功骄傲。我是怪打正着的人,早就实现了美国梦,现在的任务是只做自己享受的事情。

美国医生工资奇高是个美国独有的现象,今年我在德国与他们的医学生交谈加深了这个印象,德国普通医生的收入只是美国同行的几分之一。虽然德国医生也是他们的高收入阶层,但是远没有美国医生挣得多。这里当然是因为美国是更资本主义的国家,美国公司总裁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比例,也是远高于欧洲诸国的。但是美国医生的高薪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主要是他们的工会维持的。

美国政府涉及的困难是,这些工会都是私营性质,政府不容易左右,但是医生们所赚的Medicare是联邦政府资助的。当然也应该维持现有医生的高薪,因为这是一个契约的问题,但是对未来的医生收入就应该面向市场调节了。

现在选择几位美国医生或医生相关人士的留言,也包括同济美国牛人这位医生家属,这家伙认为自己住豪宅和挖坑当业余建筑学家的特权还是应该维护地:

美国执业医生:“说的很有道理,我觉得医生看的70%到80%都是常规病例,是相对容易,也比较省时间职业工作。但是20%到30%的病人会有各种不同的复杂程度和不预期性,而不少人症状也非常不典型甚至欺骗性。而这样的病例会需要极多的经验和花费很多时间处理。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百密而无一疏。万一出现了问题,超长的法律纠纷和天价的赔偿也是会出很多人命的。是的前期投入太大不容易,为了对付那些20%-30%的不典型的,复杂的病例,用了很多的时间做铺垫”。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