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高岗挨整内幕 关键时刻被"他"出卖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高岗与李力群在延安合影。(网络图片)

“高饶反党联盟”事件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这一件事是由毛泽东在1953年12月24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起的,可是毛泽东在1954年2月为四中全会制定的开会方针又与他在12月24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有了很大的转变。


毛泽东反复强调“不展开对犯错同志的批评,等待觉悟”,强调发言人数要少。毛泽东要求把会议压缩到两天时间,要各派力量都作自我批评,避免扩大化,提出不搞“对质”,并说:“高岗的目的是要过关”,让他过关。毛泽东态度的转变,表明毛泽东的“洞察力”已经感觉到事态的发展隐盖着另外一种倾向。

1954年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的事件,发人深省。历史就开了这样一场玩笑,1954年代表中央正确路线的刘少奇,在1968年,同样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同样的被用“阴谋篡党夺权”的罪名而被“永远开除出党”。当然为刘少奇罗列的“罪状”有几大本,而为高岗罗列的“罪状”,我们在1953年所看到的中央对“高饶反党集团”所作的政治报告中,除了大帽子外,没有能拿出令人信服的事实。

1953年12月24日毛泽东提出中央“有两个司令部”

1953年,是什么原因使毛泽东突然改变了对高岗的信任,急于要解决高岗的问题呢?


1953年12月15日,毛在他的住处召集会议。毛讲:我要带秀才们去南方写“宪法”。我走后,中央由谁主持?是由少奇主持,还是轮流主持?周恩来提出还是由少奇主持;刘少奇说:还是轮流吧;朱老总当场表示同意,说:“轮流好”;高岗表示同意轮流;邓小平同意由少奇主持,陈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陈云表态同意由少奇主持。主席最后说:“你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以后再定。”

会议结束后,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从主席家到停车场,在等车的时候,高岗对邓小平讲:主席去南方后,中央的工作轮流主持比较好。邓小平说:还是少奇主持好。高岗又说:总理主持好一些。邓小平说:总理事务性工作多,还是由少奇主持好(当时高岗的警卫员也在场)。


另一件事,是高岗没有坐自己的车,而是搭陈云的车去了陈云家,到陈云家后,高岗问陈云:“你怎么在会议上又是另一个态度?我高岗对你陈云是真心实意地交换意见,将主席给我说的话都告诉你,你也表示同意主席的意见。今天,你在会议上跟着同意由少奇主持。你跟我是怎么说的,你也同意轮流嘛!你说这样可以体现集体领导,避免片面和错误。可你到会议上就变了,你和我讲的话都忘了吗?你还让我在主席面前给你说好话,你让我怎么交待!”陈云讲:“我怎么知道老毛是怎么想的。”两个人争的不欢而散。高岗回到家中显得非常激动,他对我说:“主席从1942年开始就对陈云不信任,说他是老牌机会主义,关键时候,他就拉稀(生病),我还老给他在主席面前说好话。”

从现在的文献记载看,邓小平和陈云同志1953年12月15日主席召集的会议后,都向毛报告过高岗的情况。使毛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会议,解决党内团结的问题。

1953年12月24日,在毛泽东离京前主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建议召开四中全会,解决党的团结问题。主席说:“现在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叫做刮阴风,烧阴火,一股地下水。”毛泽东还讲了一句话:“东郊民巷8号车水马龙,新华门门可罗雀”,谁都知道这是说的高岗。主席讲完这番话,当天夜里就离京去了杭州。

那么邓小平和陈云都向主席报告了什么话,使毛泽东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突然改变了对高岗的态度呢?我认真阅读了邓小平1980年3月19日在接见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的谈话,找到了一些答案。邓小平讲到:高岗对西南,他采用拉拢的办法,正式和我谈判,说刘少奇不成熟,要争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少奇同志……陈云和我才觉得问题严重,立即向毛泽东反映、引起毛泽东的注意。这证实了邓小平向主席报告的时间和主席对高岗的态度转变的时间是在12月15日到24日之间发生的,这是其一;邓小平向主席报告的内容该是:“他首先得到林彪的支持,也得到彭德怀同志的支持,才敢于放手这么搞。那时候六个大区,他得到四个大区的支持。”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