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以色列: 伊朗還會再報復以色列嗎?高手過招,點到為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第二,激勵“抵抗軸心”繼續作戰。作為伊朗“抵抗軸心”的重要板塊,德黑蘭不派兵助戰真主黨已經引發不少埋怨,如果之後又無任何軍事表示,恐怕會讓敘利亞、伊拉克民兵乃至胡塞武裝質疑,自己為伊朗賣命究竟有何意義。所以藉由發射導彈、展現對於真主黨的隔空支持,伊朗也是意圖證明自己不會在“抵抗軸心”遭受攻擊時作壁上觀,而是無懼局勢升級也要挺身而出,不讓真主黨孤立無援、成為棄子。


第三,回應內部的強硬派、保守派民意。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反美”和“反以”就成為伊朗的國家象征,也是構成其政權合法性的部分基礎;伊朗政壇的強硬派與保守派,也往往會以扞衛伊斯蘭革命成果、抵抗外部壓力為立場,爭取相關民意支持,進而鞏固自身權力。因此發射導彈不僅是對外的戰略行動,更是對於內部民意的政治回應,表明政權在面對外部威脅時不會輕易妥協,所以也能看到伊朗祭出打擊後,伊朗國內有不少民眾上街歡慶的場景。當然這個動作搭配伊朗承受制裁重擔、經濟凋敝的現況,或許也有轉移不滿、將民眾情緒引向外部敵人,用“反美”和“反以”的民族主義激情來強化國內團結的考量。

(二)攻擊之前伊朗以色列做的准備


而從上面三種效果來看,與以色列決戰,打一場大規模戰爭絕不是伊朗的目標,甚至是伊朗極力要避免的危險發展。因此伊朗在用導彈打擊以色列本土後,又開始做了兩件事:威懾美國,同時與海灣阿拉伯國家進行交涉。

首先是威懾美國。這個操作顧名思義,就是用中東大戰的風險施壓華盛頓,迫使後者管束以色列的報復程度。例如匿名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官就告訴《紐約時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經命令武裝部隊制定多種報復方案,如果以色列伊朗造成“重大傷害”,例如打擊能源和核子基礎設施或暗殺伊朗高官,那麼伊朗可能會向以色列發射1000枚彈道導彈,同時升級“抵抗軸心”的各方向動作,包括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商業交通,讓全球航運與能源大亂。




以色列伊朗發起攻擊前,德黑蘭也在密集行動展開外交協調

再來是與海灣阿拉伯國家交涉。10月2日,伊朗總統訪問卡塔爾,伊朗外長也從10月4日起接連出訪黎巴嫩、敘利亞等國,並與埃及外長通電話,更在9日訪問了沙特,會見沙特王儲小薩勒曼。


當然沙特等國絕不會為了伊朗出兵,但別忘了德黑蘭可是扼守著霍爾木茲海峽,而且中東大戰對沙特等國也具有很大的威脅性。以伊之間如果爆發嚴重軍事沖突,必然會對全球石油市場產生影響,因為沙特雖是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伊朗卻擁有霍爾木茲海峽的地緣優勢,而該海峽是全球石油運輸的重要咽喉。

而沙特目前聚焦的“2030願景”雖然意在推動經濟多樣化、減少國家對石油的依賴,卻無法回避一大關鍵:“2030願景”的推動還是嚴重依賴沙特的石油收入。因此伊朗以色列沖突一旦影響全球石油市場,這必然會幹擾沙特的國家轉型進程。

其次是軍事安全考量。由於沙特有美軍駐扎,如果以伊戰爭爆發,沙特將面臨一大風險:如果開放美軍利用本國領土領空襲擊伊朗,非常有可能會招致伊朗報復、襲擊油田。因此此前海灣阿拉伯國家持續表態,要求美國敦促以色列不要打擊伊朗油田,以免引發中東動蕩局勢的失控。

最後就是出乎各方意料的“陷阱卡”:伊朗與沙特聯合軍演。基本上這一事件是2023年沙伊復交後的兩國新進展,也是沙特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不願被卷入一場直接的地區戰爭,特別是在國內經濟改革和地區穩定的背景下,這與沙特的長期利益不符。當然,與伊朗軍演不代表沙特會為伊朗決戰以色列,但這至少能向美國傳遞一個信號:沙特存在騎牆的潛在空間,戰爭一旦開打,沙特等海灣國家恐怕不會如美國所願,供其調度、開放軍事基地。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