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房子6萬,四季如春,他們卻哭著逃離"新鶴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5年了,第一批在“新鶴崗”買房的人哭著逃離:房子6萬,四季如春,卻找不到工作


在大城市,高昂的房價如同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讓無數年輕人望而卻步。

然而,在一些小城市,情況卻截然相反:幾萬就能買一套房,以超乎想象的低房價,為年輕人點亮一盞希望之燈。


而這些城市,被廣大網友親切稱為“新鶴崗”,雲南個舊就是其中之一。

鶴崗是煤城,個舊是錫都,兩者都是因低房價走紅。於是,有不少人用鶴崗來與個舊類比,誕生“北鶴崗,南個舊”一說。

個舊,這座位於雲南省紅河州的小城,曾被譽為中國“錫都”,經濟繁榮程度足以與省會昆明相媲美。

20世紀80年代,個舊因錫礦資源豐富而聲名遠播,吸引了60萬淘金者前來。

那時的個舊,繁華喧囂,人潮湧動。

最高房價一度高達8000元/平方米,成為當時雲南省最高房價之一,被譽為“雲南小香港”。

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3月,國家發改委正式確定首批12個資源枯竭城市,個舊名列其中。

隨著資源的逐漸枯竭,個舊也步入了轉型的陣痛期。紅河州政府也從個舊搬到蒙自,昔日的繁華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寂和落寞。

許多老房空無一人,大量新房也無人問津。



直到3年前,一篇《鶴崗5萬一套天寒地凍,雲南7萬一套四季為春》的文章走紅網絡,一名叫蓮花哥的網友在貼吧分享了在個舊7萬元買房的詳細過程,結果帖子下方的評論蓋到4000多層,吸引無數外鄉年輕人的目光。

一時間,不少年輕人選擇反向操作,告別北上廣,千裡迢迢跑來個舊,為的是那本房產證帶來的安全感。

一位叫@心心的湖南網友發帖稱,她出生湖南,在東北念書,因受不了湖南冬天的濕冷環境和北方天寒地凍的蕭條,選來選去,選中了個舊東營的一套老破小。







花了不到五萬,入了一套房。

但這件事,她未向家裡人提起:“這裡是我的一個自留地,等哪天混不下去了,還有個地兒可以待。讓自己比較心安。”

低價房雖香,實際上,5—7W一套的房子的確存在,但多是位置偏僻的老破小樓梯房。

中國房價行情網最新數據顯示,雲南個舊的房價均價為4018元/平方米,二手房均價為3785元/平方米。



雖與網上的“7萬全款購房”的消息有差距,但像金盆小區、寶華新村、工人新村、德政小區、雲錫新村等個舊的偏遠城區,確實能夠十多萬拿下。

這些地方的住宅,多建成於20世紀90年代,面積約為50-60平方米。



根據安居客網站發布的數據,個舊房價10萬元以內的房源大約有50套,多分布在冶煉路、建設路等老舊城區,其中總價最低為4.5萬元。

地段遠離城區不說,且多為棚改房的頂樓,夏天暴曬冬天濕冷,所以價格大打折扣。


但總體來說,個舊的房產均價還是比鶴崗還是高出不少。

截至2023年12月,鶴崗二手房掛牌均價為1772元/平方米,而個舊二手房的掛牌均價為3963元/平方米。

像最搶手的湖景房,目前最貴為6000元/平方米,一般面積都在100平米以上,總價超過60萬元。

從氣候看,個舊的宜居性還是比鶴崗高出不少。

這裡坐擁北回歸線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年平均氣溫 14℃—21℃,夏季的平均氣溫為24℃,冬季的平均氣溫為18℃,可說是冬暖夏涼,四季如春。

《華夏時報》曾在報道中提到,個舊冬天再冷,穿一件棉衣就夠了。並且這裡大約80%的家庭都不會安裝空調。

加上個舊“祖上闊過”的經歷,這裡的基礎設施也十分齊全,小城不大卻坐擁兩家三甲醫院,看病就醫也十分方便。






再加上跟雲南其他旅行大城比,個舊是屬於小眾旅游地。也正因如此,受到的商業化影響相對較小,讓其增添了一份原汁原味的樸素簡單。



盡管個舊以宜居的環境和低廉的房價,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目光。可目前看來,這裡並非只有詩和遠方。

一部分人選擇來個舊扎根,成功享受到了這裡低成本、高質量的生活。



創業或工作或學習,努力在這片土地上書寫自己的故事。

一位叫@阿兵的網友表示:“在這邊比我在北京掙得還多。”



他來到這兒後,一邊做中介的工作,一邊運營自己的自媒體賬號,本想著做著玩玩,卻沒想到賺的錢比本職工作還多。

但也有不少人在深入了解後轉身離開,他們覺得這裡的就業機會不夠豐富,以及無法適應這裡的人文環境,從而踏上了新的征程。

有人評價:“個舊城就是圍繞著金湖建起來的,把湖繞一圈,整個城市就走完了。”

步行就可以走遍全城,一眼就能望到頭的狹小街道,加上貧瘠的娛樂生活,讓不少年輕人望而生畏。





加上資源枯竭帶來的經濟挑戰、相對有限的就業機會,以及可能存在的“欺生”現象,都是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

因此,觀望的人雖多,但真正決心去個舊定居的人仍舊是少數,畢竟光就業問題便是很多人邁不過去的坎。

對於不少年輕人而言,房子的價值不僅在於它能為我們提供多少平方米的空間,更在於它能否承載我們對生活的期待和夢想。

因此,在部分年輕人眼裡,個舊並不是一個適合奮斗的城市,只適合充當一個停下來喘息的中轉站,或是未來退休養老的棲息地。

只有一座充滿活力和潛力的城市,才能夠為生活和事業提供更多的機遇和可能。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