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風投撤退,中國政府補上科技初創企業的融資缺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流向中國初創企業的風投資金銳減,正促使中國政府更多地參與培育本國科技行業,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戰略可能不利於中國在技術上追趕西方。


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失去信心並采取行動規避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風險之後,曾在疫情前助推中國科技行業繁榮的私募市場風投資金(包括美國資金)已經枯竭。初創企業早期階段融資規模降至將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境外基金的投資降幅尤其大。

據來自Dealogic的信息,截至10月初,今年以來境內外風投基金在華投資約6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0%。2023年和今年迄今,境外投資者的在華投資幾乎枯竭,而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平均每年投資約140億美元。


作為回應,中國政府正通過各種資金融通載體加大參與力度,這進一步鞏固了政府在中國科技領域的角色。投資者稱,現在,注入科技初創企業的投資大部分是來自政府的資金,隨著中國試圖在缺乏美國資金和技術的情況下實現繁榮發展,政府支持的孵化器數量激增。

在政府敦促下,中國的銀行機構(許多都是國有銀行)正加大對初創企業的放貸力度。過去,中國銀行業往往避免放款給初創企業,畢竟,初創企業通常缺乏獲得大額貸款所需的傳統抵押品。如今,更多的中國銀行機構接受專利和商標作為抵押品,這種不尋常的融資方式使它們得以推進放貸工作。

據來自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信息,在中國,此類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三年間年增長率超過40%,到2023年達到1,17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全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同比又增長了57%。

戰略咨詢公司Asia Group中國區主任林漢升表示,政府提供的資金是穩定的資本,而且往往比私營部門現在所能提供的資金數額更大。他說,挑戰在於,政府實體很少具備識別科技行業贏家的能力。

投資者表示,政府資金通常對虧損的容忍度較低,並且往往不願支持中國突破創新壁壘所需的那種有非凡目標但風險較高的企業,而是傾向於把資金投向更安全的企業。

中國此前曾將國家資金注入半導體或飛機發動機等受青睞行業,但結果喜憂參半。據中國官員稱,在某些案例中,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被浪費或通過欺詐被挪用。

由於AI初創企業必須遵守中國的言論自由限制,政府的強力幹預已經威脅到AI的發展速度。

研究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隨著外國資金不再投資中國科技企業,“中國的創新優勢面臨被嚴重削弱的風險”。

中國國務院沒有回應置評請求。在9月份的一次高層會議上,國務院強調了風險投資對創新的重要性,承諾解決初創企業融資瓶頸和退出相關問題。

硅谷模式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专题)已誓言要培育半導體、AI和生物技術等資本密集型行業中有前途的企業,他認為這些行業對中國的增長至關重要。此類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

直到幾年前,私募資金還大量湧入中國。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中國部門和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等知名企業為從電子商務到網約車等領域的初創企業提供了資金,被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規模數以十億美元計的退出套現潛力所吸引。

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21年,風投基金在中國投資了420億美元,達成了逾2,400筆交易。許多中國初創企業當時正成為獨角獸企業,即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非上市公司,這讓人們覺得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科技中心。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扼殺了一些興趣。中國政府對螞蟻集團(Ant Group)等民營企業的監管整治以及經濟停滯不前進一步打擊了信心。


金沙江創業投資(GSR Ventures)合伙人David Yin表示,很多資金已經流回美國。Yin稱,與十年前相比,現在投資中國變得更加困難,那時阿裡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Holding)、騰訊控股(Tencent Holdings)和拼多多(Pinduoduo)等公司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和互動方式。

為了支持低迷的股市,中國政府凍結了國內首次公開募股(IPO),關閉了資金退出投資的一個傳統途徑。盡管在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經濟刺激措施後,過去一周市場出現了反彈,但策略師們不確定這波漲勢能否持續下去。

金融數據提供商萬得(Wind)的數據顯示,今年截至9月份,企業通過在中國國內股市IPO僅籌集了68億美元,同比下降85%,約為同期在美國上市企業籌資額的五分之一。



政府入場

中國政府現在正逐步接手科技初創企業的融資問題,甚至是退出問題。


中國央行在今年4月設立了規模約700億美元的再貸款工具,以鼓勵銀行向科技企業放貸,其中有五分之一的資金是專門用於初創企業和成長型科技企業。

中國銀行業將這方面的努力描述為承擔公共職責。中國最大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該行去年向約6.8萬家企業授信逾2,000億美元,以促進重大技術突破。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家銀行表示,該行甚至幫助一家小型科技公司注冊專利,以讓該公司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貸款。

與科技行業關聯極少的國有企業也加入進來。中國白酒生產行業的老大、被作為國宴用酒的貴州茅台(Kweichow Moutai)和規模小一些的競爭對手瀘州老窖最近都投資了芯片相關公司。

為了克服IPO的瓶頸,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多個地方政府設立了二級市場基金來收購早期投資者的股份。

成功與失敗

中國政府在扶持一些科技公司方面已取得了成功。中國政府的半導體投資“大基金”在十年前啟動,最近的第三期募資共籌集了約480億美元,該基金在成立早期曾扶持過中國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中芯國際(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國家資金曾對推動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的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在華為(专题)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被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收入下降後幫助該公司生存下來。

中國政府的投資也帶來了一些敗筆和其他麻煩。在2022年,多名半導體行業高管因涉嫌與“大基金”支出有關的腐敗指控而被拘留。

今年8月,中國北方省份山西省發布了一份審計報告,發現政府投資基金的設立沒有遵循適當的程序,或者存在管理不善和欺詐行為。審計報告顯示,由於投資不善,約有13.4億美元的資金面臨損失風險。

令人不安的伙伴關系

中國政府基金通常伴有優先事項,比如要促進就業或與其他政府目標保持一致,這些優先事項與私人投資者和初創企業的優先事項不同。此外,中國政府基金的投資期限通常較短,對虧損的容忍度也低得多。

中國,國有資產流失可能被視為犯罪,最高可判處七年監禁。政府基金的官員也可能因為投資損失而飯碗不保。一些政府投資機構會附加更多條件來保護自己的投資,比如要求公司創始人個人擔保貸款。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