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沉痛悼念:云南知青大返城总指挥丁惠民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4.9.22)


悼念丁惠民

作者:余杰


2024年9月22日傍晚,打开手机我被一条消息震惊了——丁惠民去世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泪水瞬间布满了眼眶。

丁惠民,我们这代人心目中的英雄啊。在曾经有着知青符号的一代人心中永远铭记着当年大返城时,是他振臂一呼的豪气。是他带领着我们前赴后继高喊着“我们要回家”的口号,实现了知青回城的愿望。我们感谢他,记住了他。如今,他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一声长叹啊。

深深的记忆一瞬间呈现在我的眼前。

一、远距离——我看见的是丁惠民的豪气

1978年的10月16日,在我们云南农场出现了一封信《给邓小平副总理的公开信》,署名丁惠民。这封信拉开了云南农场知青大返城的一幕。那时的云南农场成千上万的知青奔走着、呼喊着为丁惠民的这封信叫好。终于说出了我们憋在心里十年的话,喊出了我们心中的愿望。记得那年的12月,我正好在云南景洪办事,来到景洪的十字街中心的旅馆门口,准备找顺风车搭车回农场。街上到处是我们知青,场面上很乱,很无序。聚集在旅馆门前的许多人都在议论我们知青的事情。一时间找不到车,我就在一旁看热闹。




上午大约十点左右吧,我忽然看见在写着“云南省版纳地区知青赴京请愿团”字样的一面红旗的带领下,走过来一大帮人,像是游行的队伍。边上的一些人都在说,他们是从景洪农场那里走过来了。前面是十几个知青骑着自行车,就像现在外宾来的时候公安局在前面的开道车。紧跟着自行车后面的是我们知青的游行队伍,走的很慢。他们一起唱着《国际歌》,场面很悲壮的。看见这样的情景我的眼眶红了。我们知青的游行队伍来到旅馆前的地方停下了。大家围在十字街中心。一些人一个个站在中间发表演讲。说些什么我也听不太清楚。还是现在看了你的一些文章才明白,他们这些知青代表在进行上北京告状的告别演说。

多少年过去了,那一幕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他们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这些人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我实在是挤不进去,只是在旅馆的门口遥望。看见这些朋友慷慨激昂的演说,有的还高举起写的血书来表示决心……


我看见四位知青朋友抬着一副担架,上面躺着的就是起草公开信的丁惠民。他们讲完以后,朝澜沧江大桥的方向走去。许许多多的知青们都尾随着他们,大家都神情严肃,仿佛这一去生死未卜一般。没有在现场的人是绝对感受不到的。

我远远底望着远去的队伍,看见丁惠民和他的战友们远去的脚步。我看见的是他们的豪气啊。

那天,我站在景洪的大街上久久不愿离去。我不敢想象他们未来的命运会是什么。从内心深处我在默默地祝愿他们成功!

二、近距离——我看见的是丁惠民的胆气

2008年8月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要拍摄反映云南农场知青大返城的纪录片。他们特邀丁惠民来到了拍摄的现场,我也有幸被邀请参与拍摄。当我见到丁惠民的时候,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再次见到大返城的带头人,这次是如此近距离的相见我的心里很激动。虽然是第一次近距离相见,丁惠民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他对我说,看了你写的云南农场知青大返城的许多文章,写的好啊!谢谢你,为我们的大返城留下了记忆。我连忙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比起你们当年义无反顾北上的壮举,想起你写出的第一封公开信,我做的这些是微不足道的。
1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