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后中国"老赖"激增,为什么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王女士说:“我理解的高消费限制是通过让我花更少的钱的形式、使我偿还欠款的能力增加。为什么我上了失信名单强制执行后生活成本更高了呢?”


王女士是少数吗?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站数据,截至2024年9月4日,全国处于失信状态的被执行人数量为841万人(图为上海外滩资料照片)。

失信被执行人,在中国又被称为“老赖”,这个词原为颇带贬义的指代故意欠钱不还的人,法律文本的解释是“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人员”。

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站数据,截至2024年9月4日,中国处于失信状态的被执行人数量为841万人。但据联合早报记载,这个数据在2020年初为570万,四年间增加近68%。根据《金融时报》统计,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未能按时偿还商业贷款和住房贷款且年龄在18到59岁之间。

浙江杭州海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逸凡对BBC表示,在疫情之后,他承接的破产清算相关案例明显增多,像王女士这样由于经营不善、未能按时偿还商业贷款而上失信名单的是一种最为典型的案例,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值得关注的人群。


一类是“烂尾楼”的业主。他们在疫情之前、即中国房价疯涨时买了房,并向银行申请了贷款,但由于开发商跑路,房子几乎不可能交付。这些收不到房子的人却依然需要偿还高额房屋贷款,一旦断贷,他们就会成为“老赖”,上征信黑名单。



中国烂尾楼危机至今悬而未决。


北京青年报》曾报道,一对广西母女2019年时买了一套本市的房子,并在当地的银行办理了按揭,却不料房产开发商卷款逃走,房子烂尾。这对母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银行停贷,但法院没有宣判,于是这对母女不再缴纳按揭款项,三个月后,她们上了征信黑名单。仅在这1个楼盘的案例里,就有200多户业主受牵连,他们全部向法院提出同样申请,但法院均未予立案。

另一类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近年来,一些中国公司的法人代表在完全没有获得酬金、没有参与公司经营、也不是公司股东的情况下被登记为法人。由于种种原因破产的公司会导致这些完全无辜的法人受牵连,他们也会成为黑名单的一员。

黑名单系统的惩罚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开始实行,这是对老赖最直接的“制裁”,其中明确规定失信被执行人们限制乘坐飞机、高铁、轮船、列车卧铺,租赁高级酒店、住星级酒店、购车、旅游也有限制,其它消费行为也多有限制,以期通过这种强制行为鼓励老赖们还债。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