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李政道最后留下的这句话,已再难解答 ...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


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

8月4日,赵天池在获悉李政道离世时,已有心理准备。他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也是一位传记作家,着有《天语悟道:李政道评传》(以下简称《评传》)。


赵天池说,李政道的长子李中清7月底去旧金山(专题)看望父亲后,曾给他打过一次微信电话。他被告知李政道状态很不好,已到生命最后阶段。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他心存侥幸。况且,电话里,李中清还在和他讨论李政道99岁诞辰活动的事,这是一项已策划多时的活动,准备在苏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等地举办。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一道,参破了“自然规律是不对称的”这一至理,二人因此分享了次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67年后,理论物理领域的一盏明灯熄灭了。美国当地时间8月4日凌晨2时33分许,李政道在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8月11日,李政道追思会在高能所举行。李中清由于身体原因,未能亲自到场。他在委托他人的致辞中提到,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几天,留下了一句话:“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

至于“你”是谁,再难有解答。

打破对称

李政道在生命的最后时日,要求不去医院,只在家里请护工照顾。赵天池说,到最后“实际上没什么可照顾的了”,亲友只希望李政道在离开前保有片刻宁静。


8月5日,李政道的母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官网发布讣告。校长米努什·沙菲克称,李政道在哥大工作近60年,在相关领域作出多项开创性贡献。8日,《自然》杂志发表讣告,提到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宇称不守恒,为“20世纪科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发表质疑宇称守恒的论文前,物理学是优美而对称的。宇称可粗略理解为“左右交换”,就像照镜子一样。宇称意味着,你与镜子中的你,应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你扔出的苹果会落地,镜子中的苹果也飞不到天上去。长久以来,宇称守恒作为符合直觉的规律,被学者们奉为圭臬。

“对称展示宇宙之美,不对称生成宇宙之实。”这是《对称与不对称》一书的序言里,李政道写下的第一句话。这本书是李政道所着科普书的代表作。这句话意味着,描述自然界的基本理论往往是对称的,而实际发生的现象却往往反之。


20世纪40年代,实验物理学家在粒子加速器中发现,有两种粒子的性质非常接近,几乎可以确定是同一种粒子。但它们都不稳定,会衰变成其他粒子,各自衰变产物的宇称却不同。也就是说,其中一个粒子“扔出”的苹果,飞到天上去了。这意味着,要么二者不是同一种粒子,要么衰变过程打破了宇称守恒的“天条”。

李政道一向相信实践的力量。1955年,他与杨振宁商讨后认为,衰变实验可以检验宇称是否守恒。1956年,二人提交了那篇影响深远的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起初,学界对二人的质疑持保守态度。二人最终找到同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吴健雄,后者曾参与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对衰变实验得心应手,当即同意进行实验。经过半年筹备和尝试,1956年圣诞节期间,吴健雄向李、杨二人通报了支持宇称不守恒的实验现象。次年1月,实验结果发布,宇称守恒的大厦开始倾覆。

很快,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召开新闻发布会。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宇称不守恒意味着自然规律对左手和右手是不一样的。随着实验的跟进,大部分物理现象都出现了不对称性。从1956年共同发表论文到1957年获诺奖,李、杨二人只花了不到13个月,创下了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快得奖速度。这也是中国人首获诺奖。

颠覆物理学的发现不常有,李政道将宇称不守恒这样的发现归功于三大因素:天才、勤奋和机遇。

李政道的天才多有佐证。他因战乱从未获得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毕业证,但自学成才,曾考入迁入贵州的浙江大学以及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李政道在西南联大结识了物理系主任吴大猷。吴大猷回忆,李政道应付课程绰有余裕,求知心切到了痴迷的程度,且“思维敏捷,大异寻常”。

1948年,李政道被“原子能之父”、诺奖获得者恩里科·费米选中,成为他的博士生。费米发现,李政道和自己一样,面对问题时从不参考任何现成的理论工具,而是从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开始推导公式,且往往能给出正确的答案。1950年博士毕业后,李政道受邀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彼时的院长是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奥本海默曾称赞李政道,是“同龄人中最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6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