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库尔斯克战役2.0,难成俄乌战争分水岭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黑线为德军进攻,红线为苏军之后的反击,Курск即库尔斯克


因此苏军特别加强了库尔斯克两翼的反坦克力量,同时隐秘调动大量兵力,作为预备反击力量。最后,德军严丝合缝地“按计划”撞在苏军密布的反坦克防线上,在德军装甲力量被大幅消耗十几天后,苏军坦克部队发起反击,一举收复别尔哥罗德(今与库尔斯克州一起进入“反恐状态”)和哈尔科夫(今乌克兰领土)。至此,双方合计动用兵力超过两百万的库尔斯克会战落下帷幕,德军永远失去了战场主动权。

从战争烈度和历史意义来说,当下的库尔斯克战斗明显无法与1943年的会战相比。但值得关注的是,当年的苏军和今天的乌军都在战斗爆发前,成功隐瞒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同时,扬长避短——苏军是利用自己的军队人数优势、情报占得先机,乌军则是利用敌军的防御漏洞,挤出有限兵力,出其不意进行打击。

乌军取得了令其自身振奋的战术成功,并可以预期,无论俄军何时夺回失地,都似乎在政治上变得有些难堪。但此次库尔斯克战斗,无论如何都难以成为1943年那样的“战略转折点”,俄乌之间的和平谈判也不会因此而更快来临。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