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库尔斯克战役2.0,难成俄乌战争分水岭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库尔斯克战斗与当下的俄乌战争


目前,在乌克兰东部俄乌两军的接触线长达1200km,虽然双方都不能在任意一个交战点完全占据主动,但俄方是重点进攻、缓慢推进,而乌克兰在2023年夏季反攻无果而终的情况下,全线采取守势。从战场外的环境看,俄罗斯军火供给较为稳定,尤其是国产化率高,不至于有求于人,可以基本做到用多少就造多少,哪个好用就多造哪个。

乌克兰利用手中的西方军援武器,也打出了一定战果。但鉴于美国大选逼近,特朗普(专题)“还乡团”入主白宫可能性极大,不能排除西方国家在援乌问题上出现较大变数。以乌克兰目前的国防工业能力而言,西方援助如不能按时按量到位,战场对峙局势或急剧恶化。也是出于以上原因,近来外界有一种论调是“乌克兰在缓慢输掉战争”。


对西方军援不确定性的焦虑,以及难以阻止顿巴斯战线俄军稳步推进,这些综合因素迫使乌克兰要选择主动出击,利用有限的军事资源,试图在政治上撼动俄罗斯,同时也展示给西方盟友。

乌克兰应当较早就掌握了库尔斯克方向俄军防守薄弱的信息,但乌军大规模攻击俄罗斯本土对各方冲击性过大,所以才拖到眼下这个关头。对于乌克兰来说,维持一种平衡至关重要,也就是既要通过这样“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突袭在政治上让俄罗斯难堪,又要尽量不过分刺激俄罗斯民众,避免让他们产生战火已经逼近、必须不计代价保家卫国的紧张感。

俄罗斯来说,此次袭击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战斗爆发初期乌军一次性俘虏了几十名俄军士兵,再如还有部分士兵不战而退,似乎边境守备军与顿巴斯战线上的俄军素质相差甚远。

这可能是因为俄罗斯派往前线的仍然只有合同兵,为数众多的义务兵按照法律留守国内。看来,合同兵与义务兵的区别不仅仅在于“能不能被派往前线”,两者的训练水平、装备程度、戒备状态都存在较大差距。某种程度上,经历了几轮动员募兵的俄罗斯,尚未摆脱兵力(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足的问题。


近日,俄总统指令联邦安全局(FSB)统筹负责库尔斯克地区的“反恐行动”,而本应扛起大旗的俄军部队只分配到“打辅助”的机会。去年6月瓦格纳叛乱爆发后,笔者曾撰文指出,瓦格纳的战绩背后并非什么神兵天将,完全靠的是“同行衬托”,而普里戈任悍然发动叛乱也很难善终,所谓的“白俄罗斯总统调停”也只是掩盖政治斗争的烟雾弹;果然,不出两个月,普里戈任离奇坠机,瓦格纳几乎消失在乌克兰战场。但被普里戈任咆哮怒斥的俄军高层今年也出现大地震,先是防长绍伊古被调走,其后一大批高级官员因贪腐被查。看来俄军想要真正做到刮骨疗毒、重振军威,还要假以时日。



普里戈任曾辛辣讽刺“如果把俄国防部的战报统计加到一起,地球已经被摧毁了5次”


历史上的库尔斯克战役

如果说今天的战斗是库尔斯克2.0,那么对比历史上的库尔斯克战役,也许能得到一些经验与启示。

1943年,苏德战场仍未分高下,德军已经从斯大林格勒的惨败中恢复,酝酿发动一次主动进攻,夺回战争主动权。苏军最高统帅部已通过谍报和战场侦察,获知了德军似乎计划在库尔斯克方向发动进攻的消息,德军惯用的战术是利用装甲突击集群,发动钳形攻势,一口吃掉被包围的苏军。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