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被制裁了几十年,大局仍然稳定,靠啥?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记者在伊朗居住期间注意到,在该国基本服装都可以买到,但大多是本国生产。冰箱和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伊朗很多民众购买的是由中国进口配件组装而成的伊朗产品。


市场上也能找到韩国欧洲品牌的电器,但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型号有限,几乎没有售后服务。人们购买汽车的价格往往是全球市场价格的二到三倍。

“数项研究证实,(对伊朗的)制裁加剧与患者预期寿命缩短之间存在关联”,据《雅各宾》杂志网站今年4月报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在伊朗,治疗致命性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由于禁运而短缺。


英国医学杂志《全球健康》2016年的一篇文章写道:“进口救命药品、用品和医疗原料的持续挑战……导致估计有600万伊朗病人无法获得必要的治疗。”

伊朗一家非政府组织称,自2018年以来,金融禁运已导致该国650名地中海贫血患者死亡,而在受影响的2.3万人中,有1万人患有“严重并发症”。

记者在伊朗生活期间发现,普通药物在该国比较容易买到,但先进的药物特别是治疗癌症等重症的药物,几乎买不到。

记者一位朋友的亲人患有癌症,刚开始服用的是当地生产的药物,却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

后来,她改用一种从英国进口的药物,其家人不得不每月去一家特定的药店排几个小时的队,并支付高昂的价格才能买到。

据说这些药物都是有门路的医生从国外背回来的,而且除了首都德黑兰,这类药在伊朗其他城市很难买到。

3

发展“抵抗经济”,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虽然几十年来,伊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制裁,但其经济并未崩溃。

据《德黑兰时报》今年2月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宣布,伊朗2023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4%,同比增长1.6%。


半岛电视台称,世界银行表示,事实证明,伊朗经济比一些人预测的更具弹性和多元化,2021年经济增长率为2.4%。

“为什么伊朗经济在美国制裁和‘最大压力’下没有崩溃?”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称,跟踪伊朗经济发展的组织Bourse and Bazaar的创始人巴特曼赫利德说,伊朗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经济体,制造业是其最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之一,包括汽车、金属产品生产等。

目前,制造业约占伊朗总就业人数的1/5。一些伊朗制造商可以在美国二级制裁的情况下维持下去,因为它们使用的是不依赖银行的非正式支付系统。

记者观察认为,伊朗丰富的矿产资源能够支撑本国基建需求。


为解决因制裁带来的资金短缺和技术制约等问题,伊朗选择和国外企业合作,吸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完成了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建设。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伊朗问题专家马洛尼分析称,伊朗还与地区伙伴建立了很好的一体化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伊朗可以进行贸易或使用其他类型的安排来开展一些经济活动,“伊朗人确实有其他产业可以依靠,有强大的国内产能,也有能力利用他们与几个邻国的关系,以走出经济困境”。

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今年1月发文称,伊朗与沙特恢复外交关系、加入金砖合作机制等成功外交举措,改善了其国际环境。

虽然从短期来说,这些不太可能转化为对伊朗更多的投资和经济增长,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事态发展对伊朗增强抵抗美国制裁的能力来说是个好兆头。

邹志强对记者介绍说,被美国制裁后,伊朗在经济领域主要发展“抵抗经济”,即通过独立自主、减少对外部的依赖,从而降低制裁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伊朗设法突破美国的制裁,努力维持自己的石油出口规模,积极发展与俄印等国家的关系来拓展发展空间,“伊朗在长期外部制裁下能够坚持下来,说明它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以及发展韧性,也表明它的自救措施发挥了作用,但是代价也很大,包括经济发展长期受阻、发展潜力无法释放、国内民生艰难等。”

李子昕提醒说,这么多年来,伊朗在基础工业和日用品方面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也着力在生物医药和军工领域取得一些突破性或不对称性的发展优势,但是军工方面的发展并未对整体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全面带动作用,伊朗在航空等复杂的集成型工业上的水平相对有限,无法完全实现自主制造,一些飞机零部件可能由自己制造,但在维护水平以及自产零部件与原有飞机的匹配度上还存在问题,这加剧了航空事故的多发。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