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印度: 印度CEO占領硅谷,華人為啥幹不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各路媒體總結的一些“印度(专题)人成功學”中,看似玄之又玄,但其實和中國人是“共享”的。


撰文丨張明揚

2011年8月,《時代周刊》在一篇報道中發明了一個著名的段子:印度的最佳出口商品是什麼?是CEO們。


十多年過去,最新的段子已經升級為:如果你朝著硅谷扔一塊石頭,大概率會砸到一名印度裔的CEO。

這些CEO包括但不限於:

谷歌CEO Sundar Pichai(劈柴哥)

微軟CEO Satya Nadella

IBM CEO Arvind Krishna

Adobe CEO Shantanu Narayen

美光科技CEO Sanjay Mehrotra

偉創力 CEO Revathi Advaithi (蔚阮欣)

Vimeo CEO Anjali Sud

……

好了,不報菜名了。

很多中國人看到這份CEO天團名單,多少都會產生一些挫敗感外加大惑不解:為什麼不是華人(专题)?

01

如果Google一下,會發現類似印度CEO占領硅谷(美國大企業)的報道在外網上俯拾可見,討論了十多年仍保持高熱。


至於中國人關心的“為什麼不是華人”,這個話題幾乎僅在中文世界受到關注,歐美輿論基本付之闕如。

這更可見,在硅谷和美國頂尖企業中,印裔高管對華裔(专题)高管基本上持碾壓狀態,以至於完全不構成“龍象之爭”的話題性。

2005年,美國韓裔女作家簡·海雲出版了《打破竹子天花板:亞裔的事業戰略》(Breaking the Bamboo Ceiling: Career Strategies for Asians)一書,以“竹子天花板”比喻亞裔美國遭遇的升職障礙。

簡·海雲那時候顯然沒預料到,印度人很快就突破了“竹子天花板”,留下華裔日裔韓裔斯人獨憔悴。

2020年,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陸冠南作為第一作者發表了一篇論文:《為什麼東亞人而不是南亞人在美國的領導位置上人數不足》(Why East Asians but not South Asians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論文收集了2010-2017年美國標普500公司的CEO數據。數據顯示:

美國每百萬南亞裔平均有2.82位CEO;

每百萬白人中有1.92位CEO;

而每百萬東亞裔只有0.59位CEO,幾乎是印度人的五分之一;

亞裔的“CEO指數”甚至要高於白人。

有趣的是,在美國各路媒體總結的一些“印度人成功學”中,看似玄之又玄,但其實和中國人是“共享”的:

印度人重視家庭價值。中國人就不重視家庭價值麼,在中國互聯網上,年輕人還覺得家庭皆禍害呢,怎麼就成為成功秘訣了?

印度教育競爭激烈,能脫穎而出的都是精英。這不也是在說中國人,好吧,卷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成了優勢,這讓吐槽本國教育中國人情何以堪?

相比白人中產,印度人更熱衷讀理工科。中國人自古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有印度理工,我有清華交大,中國還擁有全球最大的一支工程師隊伍;再說,中國人在海外的碼農還少麼?

印度人更謙遜。印度人可能真的比傲慢的白人謙遜,但如要比謙遜,這不是華人的傳統保留技能麼?

02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次.昔.取.載] 2024-05-26 07:31
    印度人擅於嘴,不太考慮後果。重用印度人的西方會在未來的民族發展中嘗到苦果的。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3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