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健康新聞: 新冠導致1300萬人死亡 全球壽命倒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世衛組織:新冠在兩年內導致1300萬人死亡 全球預期壽命水平出現倒退


財聯社5月25日訊(編輯 牛占林)當地時間周五,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報告稱,在兩年多時間裡,估計有1300萬人因新冠疫情死亡,這場大流行也成為了許多地區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扭轉了全球預期壽命穩步增長的趨勢。

2020年,新冠疫情成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並在2021年升至第二位。除了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區外,新冠疫情在全球所有地區的死亡原因中都排在前五位。




世衛組織指出,在短短兩年內,這場大流行病“抹去了近十年”在提高預期壽命方面取得的進步。2019年至2021年期間,全球預期壽命下降了1.8歲,降至71.4歲,與2012年持平。

報告顯示,美洲和東南亞受影響最為嚴重,2019年至2021年期間,該地區的預期壽命下降了約3歲。與此同時,世衛組織表示,西太平洋地區在大流行的頭兩年“受到的影響最小”。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我們必須記住,人類在健康和壽命方面取得的進步是多麼脆弱。在短短兩年內,新冠大流行就摧毀了過去十年的努力和成果。”

他強調,因此不僅要加強全球衛生安全,而且要保護衛生方面的長期投資,促進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公平。


新冠疫情最初於2019年底出現,並迅速發展成為了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流行病。醫學雜志《柳葉刀》此前曾表示,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1800萬。

世衛組織的報告還強調,在大流行之前,非傳染性疾病是最大的殺手,包括缺血性心臓病、中風、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類型的癡呆症以及糖尿病,占2019年所有死亡人數的74%。

此外,世界還面臨著肥胖和營養不良日益嚴重的問題。2022年,5歲及以上患有肥胖症的人超過10億,同時有超過5億人營養不良,兒童營養不良狀況也很嚴重,有1.48億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

盡管大流行造成了挫折,但世界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十億”目標和與衛生有關的指標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三個十億”目標即:全民健康覆蓋受益人口新增10億人;面對突發衛生事件受到更好保護的人口新增10億人;健康和福祉得到改善的人口新增10億人。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六.昔.建.篇] 2024-05-26 12:33
    新冠導致1300萬人死亡, COVID 19 was created by which country? From nature? Who knows?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