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加拿大做臨終關懷,華裔困在孝心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試著和兩個兒子聊天,套出老爺子愛聽老歌、愛看抗日劇。一首草原情歌在房間裡一放,老爺子突然睜開眼大聲說了一句方言,這是我第一次聽見他如此清晰地講話。兒子說,這是喜歡聽的意思。


關系親密的家人,往往更了解住戶獨特的心理需求。但在華裔家庭,家人總在做護工的工作。

你吃不吃這個?你要不要上廁所?我給你翻個身?這是我在所有華裔家庭的房間裡聽到最多的問題。無論是照護者還是被照護者,“高興”“享受”是件很少被考慮的事。


好像在生命走向尾聲時,人會坍縮成最為原始的動物態,值得做的只有繼續活下去本身。

我接觸到的華裔家庭們,似乎從住進來的那一刻就已經在上演落幕。但要真說起來,他們卻是最不願意接受死亡的。

其實住進臨終關懷中心,治愈已經沒有希望,也不是臨終關懷的目的。但華裔家庭的照護者們還是會常勸患者,你要多吃點,多吃點才有力氣,多吃點才能好起來。

每當這些時候,那種別扭又無措的心情、沉重的不甘心,總會令我想起自己國內的家人們,和他們面臨過的生與死。



離開的人,留下的人

這幾年,我和丈夫的父母已經開始承擔起照護者的角色,面對他們因病痛或衰老,走到了生命臨終階段的親人。

2014年,我婆婆的母親在家摔倒,腦部大面積出血,出血的位置壓迫到了負責睡眠的區域,她感知不到困意,始終無法入眠,很痛苦。而且無法開刀,只能靠插管輸送營養液來維系生命體征。

姥姥一生都是個活力四射、特別要強的人,這樣幹耗著苟延殘喘的處境,對她而言不能更加殘忍了。雖然家裡最後一致決定拔管,但過程中也因為猶豫維持了相當一段時間的治療。

“是不是停止得太晚了,是不是讓媽媽多承受了無謂的痛苦?”

多年過去了,我和婆婆上次聊起這件事,她說自己有時候半夜醒來,還是會想當初做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但這些只能在心裡想,永遠不會知道答案了。

在這之後,我就有了進一步了解臨終關懷的念頭。這項事業不僅關乎逝去的人,對留下來的人同樣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

2020年,丈夫的奶奶患癌,無法手術,也不適合治療,只能在醫院煎熬。當時國內臨終關懷還不太普及,公公不太能接受這種理念,當地也沒有找到有條件的機構,奶奶的最後一段時光還是留在了醫院。

直到最後,尊重奶奶的意願,她才得以在家中離開。

後來丈夫的姑媽患上癌症,當時雖然也沒有接受專業臨終關懷的條件,但回想起奶奶的經歷,公公也意識到,在臨終階段,人的感受和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段時間姑媽吃不下東西,只想吃冰棒。公公在天寒地凍的一月份跑了十幾家小賣部,買下了能買到的所有存貨,讓她每天都能吃上冰棒。到了最後,他坐在姑媽床邊陪著她,牽著她的手說:你放心,這邊我們都會照顧好的。

她平靜地離開了我們,到今天公公已經可以微笑著提起她。

當時我還沒有成為中心的志願者,但我覺得公公所做的其實就是臨終關懷。建立一套完整的臨終關懷系統需要更多時間,但最有價值的、能超越時間的是理念本身。

從這個視角來看,在國內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照護方式也值得更多的討論。

我的爺爺晚年也罹患癌症,全家都對病情守口如瓶,住院檢查和照護一直由我媽陪同。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老人自然有所察覺,常常會問我媽自己到底怎麼了,是不是“快要死了 ”。

知道這件事之後,我總覺得應該告訴爺爺,畢竟這是他的人生,他有權決定如何度過這一段時間。但我媽的態度很堅決,就是瞞著他,勸他不要多想、配合治療。

“你不懂的,你爺爺特別膽小。”他知道了會崩潰的,媽媽對此很篤定。

我試探著說過兩次,後來沒有再提。畢竟照顧爺爺是由我媽一力承擔,我沒資格多說什麼。家人直到最後也沒有說出實情,但我始終不太贊同這樣的做法。

我們總是在乎能否治愈、能否延續,但生命的長度不是它唯一的價值。在人生的每分每秒,人的自主權和感受本身都時刻重要。
1     已經有 2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3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3 游客 [濟.融.都.命] 2024-05-23 09:49
    行文者真的在臨終關懷機構做義工?還是帶有太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所述情況與事實大相徑庭。寫作文嗎?拜托請不要散布錯誤的斷章取義的信息!
    評論2 游客 [當.甲.始.射] 2024-05-22 19:49
    行文者看起來寫自真實的經歷。全文發心良善,值得稱許。
    評論1 游客 [古.此.禹.御] 2024-05-22 17:30
    華人不論男女都貪財好色怕死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