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加拿大做臨終關懷,華裔困在孝心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臨終關懷中心的工作人員都很專業,足夠把住戶照顧好 / 圖蟲創意


中心裡有一位越南家庭的父親,是廣東那邊過去的。聊天的時候,女兒跟我說:你看,那些西方人都把爸媽丟在這裡不管,我們中國人永遠都是會照顧爸爸媽媽的。

他們家四個兄弟姐妹,都已經成家立業。媽媽身患老年病,在養老院七年,現在父親也倒下了。這段時間,四個人在工作、孩子、媽媽、爸爸四邊周轉,都情緒緊繃,即使是在父親床前,爭吵也常常發生。


華裔家庭對這種“必須親自照顧家人”的傳統感到驕傲,可我看出每個人都在崩潰邊緣。

更擰巴的在於,家屬們放不下照護的重擔,又很難把患者照顧得更好。

最近有一家中國人入住了中心,老爺子患病,他的太太一直陪在身邊照護,兩個人都不太會講英語。女兒有工作在身,平常來得不多。

中心的每個住戶房間裡有一張椅子,拉開就變成一張窄床,她每天就睡這兒。人到臨終階段常會失去對白天黑夜的感知,她的丈夫經常半夜醒來,發出聲音或者提各種要求。

單獨聊天的時候我追問好幾次,她才坦言自己睡不好,晚上最多合眼三四個小時,“他晚上一直鬧。”



椅子拉開後是一張小床,方便陪護家屬臨時休息


照顧患者帶來的疲憊是必然的。其他家屬也會在和我聊天的時候吐苦水,但如果發現自己壓力過大,他們會選擇幹脆暫時放下照護的擔子,通過其他方法排解。

可在華裔家庭裡,大多數家屬既不願意開口和志願者這些“外人”傾訴,也不願意放下照護責任哪怕一秒。時間長了,壓抑已久的負面情緒不免會流向被照護者。

上次我去中心,太太看到我來了,終於松了口氣,但臉色還是很差。我提議由我陪著先生,她可以先去洗個臉吃點東西,稍微休息一會兒。


她斷然拒絕了,但留在房間裡也是神色懨懨,肉眼可見地不高興。“你看你在這多舒服,躺這麼大張床,飯都給你喂到嘴邊兒。”看見老爺爺醒了,她半開玩笑地抱怨,“我只能睡那麼窄一個躺椅,翻身都翻不了。”

那時候她丈夫已經處於很末期的階段了,幾乎是皮包骨,吃不下什麼東西。我聽到這些話,心裡一開始覺得很不舒服。

可她緊接著又說,但是你放心,我就在這裡陪著你不會走的,我永遠都在這。

我站在旁邊聽,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或許忙碌起來就能逃避親人即將離世的事實,或許在他們的世界裡,吃更多苦就代表更多愛,代表一切還有轉圜的余地。



中心有很大的後院,從後院出去還有一片林子,能見到不少小動物。我們會鼓勵住戶和家屬在周圍散散心
1     已經有 2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3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3 游客 [濟.融.都.命] 2024-05-23 09:49
    行文者真的在臨終關懷機構做義工?還是帶有太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所述情況與事實大相徑庭。寫作文嗎?拜托請不要散布錯誤的斷章取義的信息!
    評論2 游客 [當.甲.始.射] 2024-05-22 19:49
    行文者看起來寫自真實的經歷。全文發心良善,值得稱許。
    評論1 游客 [古.此.禹.御] 2024-05-22 17:30
    華人不論男女都貪財好色怕死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