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辣招大獲全勝 台灣萬人抗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台灣立法院續審國會職權修法,場外民眾抗議在野黨試圖削弱總統權責


台灣的立法院星期二(5月21日)在台灣新總統賴清德宣誓就職一天後恢復開議,繼續處理由在野黨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修法。而立法院場外卻集結了來自40個民間團體的數以百計的民眾進行示威,抗議在野黨掌控的立法院試圖削弱賴清德總統的權責。

民進黨籍的總統賴清德贏得了今年1月舉行的台灣大選,但是民進黨也在大選中失去了在立法院中的多數黨地位。目前台灣的政局是朝小野大,特別是在兩個在野黨國民黨和民眾黨進行合作的情況下。


國會職權相關修法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修法要求賴清德總統每年都必須前往立法院發表“國情咨文”,並備詢和向立法院提供所需的文件資料。

修法還規定,如果官員被發現向立法院說謊,就有可能承擔刑責或被判刑入獄,而這也可能讓賴清德政府的高級官員遭遇沒完沒了的司法訴訟和法律糾紛。

民進黨籍立委抱怨說,在野黨未經充分協商和討論便強行快速通過修法,但是國民黨籍立委則堅持認為,所有的法律程序都已經被遵守。

“這看起來是一種削弱政府有效治理能力的企圖,”彭博社引述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宋文笛的話說。

“反對黨在缺乏實質性公共及國會討論的情況下,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推動這一富有爭議的修法,令人對立法院越權產生越來越大的關切,”宋文笛說。

立法院上周五討論和處理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時,朝野立委曾為了爭奪主席台和提案順序而爆發激烈的肢體沖突,導致六位立委受傷送醫。當時場外就聚集了數百名抗議學生,要求立法院停止對國會職權相關修法進行表決,並停止實質審查。

這些支持民進黨的示威者認為,立法院中人數占優勢的在野黨試圖通過國會職權修法來限制和削弱賴清德總統的權責。




台灣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在觀看立法院議員們的辯論。(2024年5月21日)

立法院星期二繼續開議,審理在野黨所提國會職權相關修法時,場外再次聚集超過40個民間團體的200多人,從早上6時許便開始聯合舉辦名為“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的抗議行動,該活動持續一整天。入夜後,更多的示威者出現在立法院外抗議。

台灣中央社的報道,這些支持民進黨的民間團體包括台灣公民陣線、公投護台灣聯盟、經濟民主連合、台灣人權促進會以及地球公民基金會等。


民間團體的代表在立法院場外舉行的抗議活動中輪番發表街頭演講,指責在野黨掌控的立法院未能實施程序正義,並且試圖還原上周五立法院朝野肢體沖突的真實狀況,要求立法院進行實質審查並正視人民的訴求。

報道說,立法院最大黨國民黨黨團星期二清晨5:30便在議場前集結完畢,並且與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合作把守住議場大門,隨即在上午7:00議場開門後順利占據主席台。

民進黨黨團上午8:45才進入議場,有些民進黨籍立委頭上綁著“民主已死”的白布條、手持標語步入議場,而且邊走便高喊“退回重審、反黑箱”、“要審查、要協商”等口號。

與之相對的國民黨籍立委則在主席台上高喊“要開會、要改革”的口號。

國民黨籍的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在星期二上午舉行的立法院院會中強調要讓世界看到台灣的“真善美”,呼吁他的立委同事們不要像上周五那樣再發生肢體沖突,打得頭破血流。

韓國瑜說,新總統上任第二天如果再發生沖突,“我們要怎麼交代?”

由於國民黨和民眾黨立委人數占優勢,立法院會上午處理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經過二讀表決,規定不得“反質詢”,而被質詢人則應有不得拒絕回答提問、不得拒絕提供資料等或不得有其他藐視國會行為的義務。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游客 [五.昔.自.篇] 2024-05-22 23:14
    民進黨有什麼好怕的?美國總統不是也要每年到國會國情咨文嗎?國情咨文說假話,不就是嘴炮治國?還沒上陣先怯場,說明心中有鬼。議場耍賴搞不贏,場外鼓動民眾鬧場,下三濫。
    評論1 游客 [蟲.所.老.命] 2024-05-21 11:32
    穿著雨衣說我可以淋雨?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2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