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海归群体中国两面通吃的时代结束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共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受西方教育留学


余杰评论文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有近六百万人到西方留学,其中八成以上回到中国。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有一定贡献,却未能帮助中国走向包容性的公民社会和建立民主宪政的政治制度。

二零二四年四月八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表题为《我国招聘国际科学人才的经验和教训:原因与后果》的文章。文中提到“国际教授回国,除了十几年前,现在基本不再是潮流”。


饶毅认为,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因为担心国际教授的水平高于领导,“不方便”管理,因此排斥国际正教授。现在,大部分中国大学都接近放弃招聘国际正教授;拥有一百多个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十几年来,真正全职到位并留下工作的国际正教授恐怕不到十人,也许不到五人。

其实,饶毅的“郁郁不得志”不是始于今日。早在二零一一年,身为北大生物学院院长的饶毅就曾进入中科院院士有效增选名单,但在随后公布的第一轮初步候选人里,他被拿下。他为此特别生气,在“科学网”上发博客把中国的院士制度猛烈批判一番,并声称:“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还跟媒体讲:“这个博客是我三月写的,预计到自己不会当选,今天张贴出来。 我不做院士而继续科研,可以激励青年专心学术不要过多看院士脸色。”他还说,“在我国有的学校,几个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转”、“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人情世故,而真正做研究的时间又在哪里”。


饶毅是在中国长大的和完成大学教育的,他回中国之前,不是完全没有料到中国的学术环境如此之差。自从近代出现留学浪潮以来,唯有民国时代和一九八零、一九九零年代经济改革时代,留洋人员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不过他们始终都没有进入权力核心、左右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其他时候,有留洋履历的人士,大都只能充当有名无实的摆设,甚至受到排斥和迫害。毛泽东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整肃,每一次都是有西方留学背景的人士首当其冲,统统被打成不齿于人类的“牛鬼蛇神”。文革期间,几乎所有从海外回国的人都被怀疑成“特务”,那时流行的口头禅是“海外归来是特务,监狱出来是叛徒”。文革初期,数百名有留洋背景的学者教授不堪折磨、自杀身亡,其中包括一九五零年代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八位科学家:清华大学的周华章、周寿宪,北京大学的董铁宝,中科院力学所的林鸿荪、程世祜,南开大学的陈天池,大连化物所的萧光琰,兰州化物所的陈绍澧。饶毅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还不至于对这段血泪斑斑的历史一无所知。




在新红卫兵和新义和团眼中,饶毅仍是“假洋鬼子”和“美国人的爸爸”,不是并肩作战的同胞。 路透社

那么,当初饶毅为何要“毅然”归国呢?媒体上报道的“心系祖国”当然只是冠冕堂皇的场面话。实际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时的中国能够给海归们在美国得不到的名与利。饶毅确实很聪明,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又赴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后来在密苏里州华盛顿大学当助理教授,还获得了美国公民身份,当然其家人也都是美国公民。但是,他在美国顶多算二流科学家,当时美国五千名顶尖科学家名单中有许多华人,但没有饶毅的名字。饶毅工作了十年,没有拿到终身教职,其研究项目也未获通过。正好在这时,中国的“千人计划”招聘人才,希望利用这批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的人才来实现“弯道超车”。既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饶毅决定回国“发大财”,但将家人留在美国,以图两边通吃。

美国不会任由“白眼狼”坑蒙拐骗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9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35 秒